發布時間:2011-11-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11月22日下午,記者來到貞豐縣天壽綠色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基地。在一塊田里,記者看到,幾個用竹草編扎成的大棚排成一排。“別小看這幾個不起眼的棚子,里面可有寶貝喲。”天壽綠色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朱天壽笑著說。
“每天早上10點鐘采一次菇,然后,在中午12點之前和下午6點左右大棚關倉,平時多注意氣溫,白蘑菇大棚在15℃以下必須開倉,超過25℃就得關倉。巴西菇大棚則不同,25℃以上開倉,25℃以下關倉,每天采菇3到4次。”正在白蘑菇大棚里進行管理的老楊對記者說,“目前,基地有6個大棚,去年至今,已采巴西菇1噸左右,干菇每斤市場價格在50元左右。”
記者看到,大棚里,用竹片和稻草捆扎而成的菌床上已經冒出白色的小蘑菇,有的排成一排,有的聚在一堆,很是奪人眼球。
貞豐縣天壽綠色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12月,該合作社投入40多萬元,在大碑村建立了食用菌基地。去年至今,基地共產巴西菇和白蘑菇25噸,并且在市場上被一搶而空,創收近20萬元。
“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要擴大基地,要讓更多的農民進入合作社成為社員,做大規模,才能更好地對接市場,最終讓合作社與菌農實現雙贏。”朱元壽堅定地說,“我們這個合作社主要是帶領農民培育食用菌種,栽種白蘑菇和巴西菇,創新增收門路。”
據了解,貞豐天壽綠色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幫助農民和社農栽種白蘑菇和巴西菇。合作社的社農建一個大棚只需出4000多元的竹子錢,合作社則及時提供墊資的菌種和其它不足資金,并無償提供技術指導,還以每斤2.1元的保底價回收巴西菇。對于基地附近農民,合作社則發放栽種宣傳資料,邀請農民到基地學習,讓農民了解這項新產業。
朱天壽告訴記者,每占地150平方米巴西菇大棚年平均產量3噸左右,按2.1元的保底價格算,每個大棚年收入1.3萬元左右,第一年除去成本6000元,此后的三年共除去成本1.05萬元,四年純收入可實現3.5萬元。目前,巴西菇主要銷往福建沿海一帶,白蘑菇則銷往州內市場,市場上不僅銷勢好,而且價位高,農民栽種白蘑菇和巴西菇前景廣闊。
“栽種白蘑菇和巴西菇,我們幾代人都沒見過,但看到合作社實打實取得的效益,我們相信有了合作社的引領,栽種白蘑菇和巴西菇增收肯定有盼頭。等在外打工的娃娃今年回來過年,我就叫他們不要出去了,加入合作社。我又是村干部,率先帶頭搞2個大棚。”大碑村一村干部如是說。成立不到一年時間的天壽綠色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有大碑村新場組近20家農戶加入,合作社還把基地覆蓋到了者相鎮。
采訪中記者獲悉,由于貞豐天壽綠色食用菌基地是一個創新發展,引領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拓寬增收門路的基地,11月初,被省商務廳與省財政廳綜合評審后確定為2011年貴州省“農超對接”建設項目,獲得30萬元建設補貼資金。同時,福建客商與該合作社攜手開發巴西菇已達成協議,這些無疑都為貞豐天壽綠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領農民栽種白蘑菇和巴西菇實現雙贏注入了“強心劑”。
“合作社下一步發展就是抓住食用菌市場前景廣闊,基地成為‘農超對接’建設項目這一契機,擴大基地覆蓋面,讓更多的農戶參與到基地建設中來,讓更多的農民種植白蘑菇和巴西菇增收致富。同時,加強與縣農業、工商管理等部門溝通協調,申請無公害綠色食品,并申報商標注冊,把食用菌培育成貞豐農民增收的一項新產業。”對未來的發展,朱天壽信心十足。
就要離開基地時,朱天壽叫住記者,“等一下,城里剛打來電話要白蘑菇,采一點帶進城去。白蘑菇在貞豐、興仁、安龍每天的銷售都在300斤以上,有時真有點忙不過來的感覺。”
瞄準市場,創新發展,貞豐天壽綠色食用菌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領農民勇闖增收路越走越寬廣。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