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用結合造就食用菌“土專家”
發布時間:2012-03-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人物素描】
2月29日,海林市海林鎮光榮村,得知記者到來,村民丁亞林特意換了身干凈衣服。雖然早已成為遠近聞名的食用菌栽培女能人,一年純收入達到20萬元,50歲的丁亞林卻始終“閑不住”,拌料、裝袋、消毒、接菌、擺放,每個環節她都“事必躬親”。17年的栽培實踐加上愛鉆研的性格,不僅讓丁亞林消化吸收了學來的技術,更促使她對一些栽培環節進行了改良,每袋效益經常比別人高出約0.3元,成為鄉親們心目中的“土專家”。
【致富之路】
光榮村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只有1畝多,這讓原本單純種糧的丁亞林一家生活十分拮據,一年到頭,收入勉強“鬧個平”。眼看著孩子越來越大,父母年歲越來越高,心眼兒“活泛”的丁亞林和丈夫“改行”當起了菌農。
1995年,食用菌栽培在我市還相對新鮮,相關技術尚處于發展階段,丁亞林第一次出手就栽培5000袋猴頭菇。雖然當時猴頭菇每袋純利潤只有0.3元,但年底一算賬,兩茬蘑菇收入遠超種糧,喜上眉梢的丁亞林一家堅定了栽培食用菌的信心。
“改行”之初,丁亞林便意識到技術對于食用菌栽培行業的重要意義。從那時起,只要聽說有專家來搞講座,她再忙再累也要到場。說到聽講座,丁亞林有個不是竅門的“竅門”,這就是一定要把專家教的技術落到實處。“不少菌農認為專家就是那么回事兒,所以發展不起來。”丁亞林認為,食用菌栽培行業技術密集,不善于學習“肯定吃虧”。
實際上,栽培技術只是丁亞林向專家求教的一部分,她對食用菌產業知識也十分關心。當弄懂了“食品消費趨勢”、“農業產業化”、“深加工”等一系列新名詞后,丁亞林明白了“為啥猴頭、木耳種多少都有人收”。意識到食用菌市場的廣闊前景,丁亞林開始快速擴張栽培規模。她抓住當地扶持食用菌發展的政策機遇,利用貼息貸款和土地流轉,每年都要新建一批棚室,規模最大時達到40萬袋。
就在鄉親們投來羨慕的目光時,丁亞林卻想透了一個看似超前的問題——單純擴大規模無法直接提升效益。
“家家都做飯,可有的人家做得就是香。”丁亞林以此為比喻說,食用菌效益好壞,關鍵還得看品質,而提升品質全靠抓管理。近幾年,她主動縮減了產量,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各個生產環節的嚴格把控上。為有效控制雜菌率,丁亞林想出了不少主意。消毒滅菌時,她用塑料布代替了鐵質蒸鍋罩住菌袋。當“塑料鍋”內溫度達到要求時,塑料布自然膨脹起來,以往繁瑣的溫度控制變得一目了然。
丁亞林還有意識地對擺放猴頭菇的耕地進行輪作,用玉米為小蘑菇“調茬”,在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同時,粉碎后的玉米還可用作原料。此外,丁亞林還創新封袋方式,不再使用被視為“金科玉律”的封口塑料圈和棉花,每袋成本因此節約至少0.1元,經過推廣,附近村民都因此受益。
2009年,丁亞林開始延伸自己的生產鏈條,辦起了百萬袋生產能力的菌包廠。令人意外的是,丁亞林并不靠此盈利,只要鄰居們有求于她,廠里的設施和設備都可以免費使用。“鄉里鄉親的咋好意思要錢。”丁亞林說,帶著鄉親們一起致富,這才像個大戶的樣。另外,她認為菌包廠是實力的象征,是食用菌品質的保障,很多食用菌經紀人因此愿意與她合作。
【專家點評】
依靠技術是丁亞林致富經歷中最可借鑒的經驗。科技是支撐農業現代化的決定性力量,根據測算,對農業科技每投入1元錢,就可增加農業GDP近10元。隨著我市現代農業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認識到了掌握技術的重要性。丁亞林就是這樣一位農民,她不但重視學習技術,還善于應用技術,并在生產實踐中創新技術,實現了節本增效。
丁亞林雖然不是食用菌經紀人,但她卻具有很強的市場意識。以市場為導向,她先后兩次調整了栽培結構,在擁有一定實力的基礎上,選擇了依靠品質制勝的正確路徑,并由此萌發了個人品牌意識。這說明農民在致富的大路上,不僅要低頭拉車,更要抬頭看路,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和經營意識,才能擺脫“小農意識”的束縛。
此外,從丁亞林的經歷中,我們也看到了鼓勵發展的配套政策所發揮的巨大作用。這些政策提供了信貸和生產資料支撐,將有發展愿望和能力的農民扶上“馬”、送一程,在促進農民增收的同時,也成就了產業的發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