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4-0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采摘、分揀、包裝、上車……4月2日,記者在農業產業化經營省級龍頭企業——安遠縣天華現代農業有限公司采訪,看到了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市人大代表、天華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巧珍正在察看公司生產情況,她介紹說,目前公司擁有日產20噸杏鮑菇的現代化生產線,在北京、上海、深圳開設了分公司,成為江西省最大的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產品主要銷往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東南亞,并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地設有內銷網點。
黃巧珍十幾年來一直致力于探索食用菌產業的轉型升級新路徑。1999年8月,她在安遠縣建立了國內第一家食用菌珍稀品種——杏鮑菇的工廠化生產基地,成立了天華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經過十幾年的打拼,安遠縣食用菌產業由小變大,先后實現了規模擴張、產業升級、文化注入“三級跳”。2011年,該縣完成生產食用菌8000萬袋,年產值2億元以上,成為全國著名的鮮菇出口基地,演繹了“小蘑菇成就大產業”的故事。
安遠縣是贛南蘇區全紅縣,富而思源的黃巧珍把贛南蘇區的振興發展作為己任,她采用“公司+科研+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在安遠縣10個鄉鎮建立基地22個,與以安遠縣東山食用菌合作社為代表的食用菌產業合作社建立了合作關系,帶動2918戶農戶參與食用菌生產。
作為一名市人大代表,黃巧珍還經常深入安遠縣其他農業公司調研,傾聽企業老板的心聲。談及如何通過發展現代農業推動贛南蘇區振興發展,黃巧珍把目光投在了食用菌產業可持續發展上,她正著手在安遠縣車頭鎮三排村建立面積600多畝的安遠現代農業(食用菌)示范園(百菇園)。示范園建成后,將會成為集菌類文化、菌類生態園、菌類科研培訓、菌類交易市場等功能于一體的食用菌文化展示區,并以其為依托,聚集全縣多家企業,從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和加工。這樣就避免了生產品種不同、基地分散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大大增強了安遠縣食用菌產業的輻射帶動效應。
黃巧珍認為,我市食用菌產業不斷發展壯大,食用菌產業競爭日益激烈,許多省市都把食用菌作為“短、平、快”項目,不斷加大扶持力度。在新一輪經濟發展中,我市若不加大扶持力度,搶抓機遇,食用菌產業將失去發展先機。
為了更好地發揮我市食用菌產業優勢,全面推動我市食用菌產業轉型升級,黃巧珍建議,市級財政應加大資金投入,用于食用菌技術、新品種的示范、推廣;扶持食用菌菌種生產、基地建設、品牌宣傳和食用菌龍頭企業建設以及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建設。(特約記者賴世春 記者任繼眾)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