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6-0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4月2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遠安縣大自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華雄同志“湖北省勞動模范”稱號。《三峽日報》對周華雄靠科技成為“香菇大王”的先進事跡進行了系列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市縣科技系統掀起了向周華雄學習的熱潮。
近年來,周華雄積極推進香菇種植技術革新,在香菇菌棒自動化生產、規模化種植、一體化經營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為遠安香菇產業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一)創建基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2003年,周華雄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的號召,回到家鄉建設食用菌大棚,種植袋料食用菌。2007年,周華雄成立遠安大自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帶動鄉親們共同致富,目前,合作社社員發展食用菌規模達到2000萬袋,年產鮮菇15000噸,擁有3個食用菌批發經營部、1個50萬袋茶樹菇示范基地、1個30萬袋冬菇示范基地、一個40萬袋夏菇示范基地、14個冷庫、10臺冷凍運輸車輛,網絡全縣鮮菇經銷商500多人,實現了“農超對接”。2009年,該合作社被評為“宜昌市十佳農民專業合作社”。
(二)創新技術,提升生產效率。傳統的袋料香菇,在出菇環節每出一個香菇要用刀片劃開一次,既費工又費時。為節省工時,有少數人采用菌棒上涂工業蠟的方法,給食品安全帶來極大隱患。周華雄通過多年比較試驗,研究出的脫袋方法在全縣推廣,不僅使菇農每袋節約工時成本0.5元以上,而且消除了食品安全隱患。遠安夏菇種植規模在1500萬袋以上,但浸泡在水中的菌棒經常發生爛袋問題,菇農損失較大。周華雄在實踐中摸索到,采用覆沙栽培方法既能降溫,又能保濕濾水,能有效防止爛袋,還能減輕菇農管理、鮮菇采摘的勞動強度,提高香菇質量。夏菇種植一般并排放在地上,每畝能種植9000-10000袋,土地利用效率低。周華雄采用層架放管、棚內保濕方法,每畝土地能種植3萬袋以上,極大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三)打通銷路,建立香菇冷鏈配送體系。2005年后,周華雄在武漢、宜昌、荊州、河南、湖南等地建立固定銷售渠道,并建立起鮮菇銷售冷鏈體系,使得香菇從田間地頭到市民餐桌全過程實現了冷鏈運輸,現在日鮮菇銷量在15噸以上。2011年,周華雄年銷售鮮菇已達6000噸以上,年銷售收入達5000多萬元。
(四)創辦企業,推進專業化生產。“戶戶粉(鋸末)、家家裝(袋)、分散蒸(滅菌)”是遠安農民發展食用菌的真實寫照,機械化程度低,勞動生產率低,為此,周華雄于2010年成立宜昌大自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11年,公司引進國內首個四機組食用菌袋料自動化加工生產線,使生產過程中的碎粉、攪拌、裝袋等環節全部實現自動化流水作業,日均可生產成品菌棒10萬袋。這條食用菌菌棒生產線與傳統菌棒生產模式相比,其生產效率提高了5倍,專業化生產出的菌棒質量比農戶分散生產的更可靠,成活率高達99%以上,比過去提高5個百分點。
周華雄致力于技術引進和革新,推動香菇生產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他所做的工作對推動香菇產業發展的意義十分重大:
(一)掀起了食用菌產業“第二次革命”。從食用菌發展史來看,從椴木栽培到袋料生產,是香菇生產技術的第一次革命。周華雄及他所帶領的團隊攻克菌棒機械化生產技術,實現食用菌生產“第二次革命”。菌棒生產環節全部采用自動化流水線作業,生產效率大大提高,把菇農從復雜的技術勞動、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讓菇農從事管菇環節的專業化生產。這一技術的推廣,促進了遠安香菇產業的社會分工,使每個生產環節的專業化優勢更加突出。
(二)推進了資源的集約節約利用。據統計,周華雄的菌棒自動化生產線,相比目前菇農們大面積采用的半機械半手工菌棒生產方式,每年光是高溫殺菌耗材一項,節約的木材資源近3000立方米,這些節約出來的木材資源又可多生產菌棒210萬袋以上。他普及使用水泥柱搭建菇棚,增加了菇棚的使用年限,大大降低木材消耗。因工廠化生產提高菌棒成活率5個百分點,每年節約木材達2000立方米以上。
(三)推廣和集成了一系列新技術。周華雄創辦香菇標準化種植基地,使得遠安的香菇種植模式由粗放模式向規范化標準模式轉變。他提出香菇脫袋生產,提高了香菇品質,降低了菇農的生產成本,保障了食品安全。他在實踐中探索的夏菇覆沙栽培極大減少了菇農爛袋損失,增加了農民收益。他發明的菌棒聯排滅菌設備,即節約了成本,又降低了能耗,保護了生態環境。中國食用菌協會副會長、華中農業大學應用真菌研究所所長、博士生導師邊銀丙教授實地考察后盛贊:“企業家實現了政治家的抱負、科學家的理想”。對周華雄所研發設計的香菇菌筒全自動化生產模式的評價為:“全省第一、全國領先”,并表示要將這種先進生產模式和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宣傳推廣。
(四)促進了農民增收。在產品收購上,周華雄對合作社成員產品不限時、不限量,收購價格基本穩定,通過合作社分擔市場風險的方式保護菇農利益。該合作社年均分選、銷售各類香菇1萬多噸,實現銷售收入4000多萬元,促進菇農每戶年均增收1000余元。去年,合作社把全年盈余的40%按交易額返還給社員,同時按股份盈余20%的比例給社員分紅。同時,周華雄建立的銷售網絡對全縣香菇銷售也產生了輻射帶動作用,2011年,遠安縣香菇種植規模已達到1.24億袋,香菇總產量達9.3萬噸,居湖北省第一位,香菇產業總產值達5.5億元以上,農民人均從香菇產業中獲得收入35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44%。香菇產業已成為促進遠安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為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推廣屬于遠安人自己的香菇品牌,周華雄帶領他的團隊對當前和今后的重點工作進行了科學規劃:
(一)研發液體菌種。將組織專班重點研發“液體菌種”的儲運和點種等培育技術。該技術若試驗成功,在節約資源的同時,可大幅縮短菌棒生產周期,加快生產速度,降低生產成本,將對香菇生產帶來革命性影響。
(二)推進香菇標準化加工。為解決香菇產品千家萬戶曬、千家萬戶烘、有規模無標準化產品問題,擬興建機械化烘干或凍干生產線,為市場提供統一標準化香菇產品。
(三)拓展香菇深加工。將在推廣“遠然”等香菇品牌的基礎上,圍繞休閑食品、即食食品及生物制品開發,延伸產業鏈條,實現多元化發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