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9-26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湖北遠安縣地處鄂西山區向江漢平原過渡地帶,自古有“西蜀門戶、荊襄要沖”之稱。全縣國土面積1752平方公里,人口20萬。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山清水秀,環境宜人。境內資源特別是林業生態資源豐富,活立木蓄積量332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74%,是全國綠色小康縣和湖北省綠化達標第一縣。2011年,全縣香菇種植規模達到1.24億袋(其中反季菇2404萬袋),總產量達10萬噸,產業總收入預計可達10億元以上。香菇產業已成為促進遠安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近年來,遠安縣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香菇質量安全監管為核心,以5個核心示范基地為依托,堅持“政府主導,部門聯動,企業主體”的原則,大力推進香菇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努力打造全省一流的出口香菇質量安全示范區。
一、產業發展情況
(一)產業規模不斷擴張。2011年全縣香菇種植規模達到1.24億袋,同比增長13.6%,香菇總產量1.8億斤,全國人民人平可食一兩遠安鮮菇。全縣種植規模3000萬袋以上的鄉鎮1個、500萬袋以上的專業村52個。積極引導宜昌興利公司、宜昌科力生公司、長友公司重點辦好了5個500萬袋以上的核心出口示范基地。
(二)產業體系逐步完善。初步構建了以宜昌森源、科力生菌業等為龍頭,興利公司、大自然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等營銷企業為龍身,標準化示范基地、種植大戶為龍尾的一條比較完整的產業體系。全縣食用菌龍頭企業達到15家、專業合作社10家,500萬袋香菇標準化示范基地5個、專業種植大戶2100戶,香菇產業已成為遠安農業產業中體系最健全、效益最好的產業。
(三)標準化體系逐步建立。為了大力推動全縣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標準化生產,切實提升食用菌質量安全水平,示范區領導小組從基地建設、栽培管理、采收與運輸管理、加工過程質量安全控制、產品質量追溯、農業化學投入品管理等方面制定和實施了統一的標準體系和管理規范。
(四)出口企業引領作用不斷增強。縣內食用菌重點出口企業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利用自身強大的市場優勢,努力興辦標準化出口基地,已形成“公司+出口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良好發展格局。2011年,香菇自營出口1200噸,創匯1500多萬美元。
二、示范區創建主要做法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健全組織機構。遠安縣委、縣政府站在“打基礎、管長遠、高起點、嚴要求”的戰略高度上,整合各方力量,統籌謀劃示范區創建工作。成立了以縣長為組長,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從農業、財政、質監、經信、林業、工商、環保等部門抽調業務骨干常駐辦公,形成了有組織、有領導、有專班,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二是明確工作思路,制定實施方案。按照示范區創建目標任務和省商務廳、省農業廳、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要求,制定下發了《遠安縣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工作方案》、《遠安縣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種植基地建設管理規范、實施辦法及處置預案》等多個規范性文件。三是嚴格實行目標責任考核。縣政府將示范區創建納入到縣直各部門和各鄉鎮年度經濟目標責任制考核,嚴格實行獎懲兌現。
(二)大力建設香菇出口基地。創建農產品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區,基地建設是前提,更是保障。一是搞好科學規劃。重點規劃建設以茅坪場村為中心的1000萬袋核心示范基地,河口鄉雙坪村、花林寺鎮高樓村、洋坪鎮蘆溪灣村、茅坪場鎮銀子村等5個500萬袋連片核心示范基地,并力爭將示范基地打造成科普園、示范園和觀光園。二是高標準建設。大力開展“五改”、“三化”、“四到園”建設活動。截至到目前全縣共建設標準化菇棚12000個,建設水泥硬化路95公里,建設U型渠42000米,示范基地種植總規模達到5200萬袋以上。
(三)全面推行標準化生產。一是建立標準體系。組織食用菌專家全力編寫了《種植基地建設管理規范》、《加工過程質量安全控制規范》等多個食用菌標準和規范性文件,以此指導和引領全縣菇農進行標準化生產和管理。二是積極開展培訓指導。由縣農業局牽頭,對食用菌企業法人代表、技術服務人員開展技術骨干培訓。通過全方位的培訓,全縣80%的菇農能夠熟練掌握標準化生產技術,90%的香菇產品達到國家綠色食品標準。三是切實做好出口基地技術服務工作。按照香菇出口標準要求,為每一個香菇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分別落實一名基地管理員、基地植保員和技術監督員,負責技術指導和生產操作規程的監管和落實。四是建立健全產品質量可追溯管理體系。統一發放各種食用菌栽培管理記錄表,在科學配方、生產種植、采收運輸、加工銷售等各個環節,指導和督促菇農認真填寫生產銷售過程記錄,逐步建立質量可追溯管理體系。
(四)嚴格實施投入品管理。一是統一全縣農業投入品質量標準。嚴格執行《遠安縣食用菌原輔材料地方標準》,凡進入遠安銷售的香菇原輔材料必須達到規定的質量要求。二是對農業投入品實行統一監管。制定下發嚴格的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規范,在5個香菇重點出口基地分別設立統一的化學投入品經銷點,確保實行統一購買,統一保管和統一施用。三是嚴格市場準入,實行農業化學投入品登記備案和許可制度。對麥麩、石膏粉等原輔材料實行品種品牌登記備案制度。
(五)整合資源全力共建。一是聚合項目資金。捆綁食用菌專項、退耕還林、發改、農業、商務、水利等部門的項目資金,集中用于出口香菇質量安全示范區基地建設、標準化生產和示范園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出臺獎勵政策。采取“以獎代補”、“先建后補”等方式,大力扶持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對連片發展新建示范基地的企業、鄉鎮、大戶給予項目傾斜;對營銷企業、合作組織或能人給予幫扶;對推進規模化、標準化生產的企業和農戶給予用材用地保障。
三、對深入推進示范區建設的幾點建議
(一)在推進香菇生產專業化、機械化提高勞動生產率上下功夫。一是大力發展包粉(木屑)、包蒸(滅菌)、包點種、包成活的專業化隊伍,引導向公司化轉變。二是大力發展成品菌筒生產企業。三是在香菇烘干機械化或專業化推進上突破,努力提高香菇品質,著力打造香菇品牌。
(二)在進一步完善標準化體系上下功夫。組織專家教授和一線科研工作者對管理規范和標準體系文件進一步修改完善,使其更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采取政府投入、招標開發的辦法,鼓勵縣內食用菌企業積極研發品質好、產量高的新品種。鼓勵相關企業、示范基地或科研人員開展非耗材香菇種植的研究及試驗示范。積極開展香菇生產病蟲害綜合防治的科學研究。
(三)在建立銷售加工體系、實現產業化經營上下功夫。一是大力發展香菇專業合作社。增強專業合作社的輻射和帶動能力,讓合作社真正承擔起上聯市場、下聯農戶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二是加強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充分發揮香菇經紀人作用,采取鼓勵和扶持政策,支持農民經紀人闖市場、活流通。
(四)在農業投入品管理上下功夫。進一步修改完善農業化學投入品控制規范,進一步創新監管手段和方法,逐步在示范區建立高效的農業投入品控制體系。進一步健全完善農業投入品公告制度,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制度,監督檢查制度,監控預警制度,糾偏及評估控制制度,專項報告制度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控制等制度。不斷提升遠安出口食用菌質量安全示范區建設的示范效應和科學管理水平。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