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12-1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面對得天獨厚的優勢,廣西化自然資源為產業資源,向科技要產業,向資源要產業,把食用菌產業做成了朝陽產業。
——領導重視。近年來,廣西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積極營造食用菌產業濃厚的發展氛圍。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郭聲琨,自治區政府主席馬?,自治區政協主席陳際瓦,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危朝安,自治區政府副主席陳章良等領導多次深入食用菌主產區考察調研,給予關心和支持。各級政府從財政資金上大力扶持,近幾年,僅自治區級財政就投入資金近5000萬元;食用菌產業連續列入了“十一五”規劃綱要和“十二五”規劃;同時,2011年成立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廣西食用菌產業創新團隊,是國內首先成立體系的5個省區之一。領導的高度重視、政府的持續推動,給廣西食用菌產業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科技創新。近年來,廣西農業部門、科研院所的技術人員大膽引進、選育和示范推廣了雙孢蘑菇、云耳、香菇、靈芝、茶樹菇、金福菇等一批食用菌新品種;率先研究和示范利用桑枝、木薯桿、桉樹糠等資源進行代料栽培,實現了生產原料本地化;創新改進了桑枝粉碎機械、秀珍菇移動打冷設備,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 因地制宜創新發掘栽培模式,一批“稻-稻-蘑菇”、“早玉米-稻-蘑菇”、“果園+菇”、“林下+菇”、“蠶房+菇”、“烤煙房+菇”等生產新模式應運而生。栽培技術和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帶來了食用菌產量提高、品質提升、效益增加。
——龍頭帶動。廣西堅持“培育一批、改造一批、引進一批、壯大一批”的原則,大力培育龍頭企業、農民經濟合作組織、中心農戶和骨干農民,促成了一批經濟實力強、科技含量高、輻射帶動力強的產業龍頭,如廣西集盛食品有限公司、興安縣宏旺菌業發展有限公司、宜州市宜源桑桿菌業有限公司、柳城縣天地自然食品有限公司等等。這些企業以關鍵技術為核心,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前端帶領并團結了分散種植的菇農,中間開展產品精深加工與品牌開發,后端連接廣闊的市場,實現了食用菌產業鏈的有機結合,發揮了明顯的龍頭輻射作用。
——示范推動。近幾年,各地結合實施廣西千萬畝秋冬種產業開發行動計劃、廣西千萬畝農作物間套種技術示范推廣行動計劃等科技行動,因地制宜廣泛創建示范樣板,每年自治區都扶持建設示范樣板點超過100個。幾年來,全區累計舉辦“科技興菌”各種培訓班8490場(次),發放技術資料154萬份,培訓90萬人次。示范的推動和培訓班的舉辦,極大提高了農民生產食用菌的積極性,促進菇農按標準化生產,確保了質量安全。
——引智引資。廣西通過“借腦興菌”,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李玉教授、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金霞、國家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謝寶貴導師以及王澤生教授,到廣西考察調研和座談交流,為食用菌產業發展把脈問診、建言獻策。通過走出去、請進來、內引外聯、以菇會友的方式,到國內先進省、市參觀取經,引進了福建、四川、浙江等省的企業和老板超過50家(個)到廣西從事食用菌生產及加工。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