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順昌縣林下竹蓀種植效益顯著
發布時間:2014-05-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記者 尚玉玲 特約通訊員 高允旺)5月3日,福建順昌縣山溝溝果蔬合作社社員在林下竹蓀地觀察、交流菌絲的生長情況。今年合作社利用生態林、毛竹、板粟、杉木等林下,推廣林下栽培竹蓀100畝,預計產值達80多萬元。
據了解,順昌縣擁有林地種植面積150多萬畝,其中可用于林下種竹蓀面積15萬畝。近年來,順昌縣大力發展林下經濟,勞模工作室技術人員也不斷摸索林下栽培竹蓀技術,擁有自主創新的林下栽培竹蓀核心技術,填補了福建省林下竹蓀栽培技術的空白。該技術利用林下空閑地、枝葉遮蔭免搭棚,省工省本,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腐爛在地里的培養料疏松土壤為林竹生長提供有機肥料,促進了林地的快速生長,調節林地內小氣候,形成菌林共生的生態群落,解決菌與稻、煙等農作物“爭地”的矛盾,促進竹蓀產業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
合作社按照去年每畝平均利用林地栽培約260平方米的面積計算,采收(干品)竹蓀41.5公斤,產值1.1萬元,扣除培養料、菌種、工資等成本,畝純收入達2350元。同時,林下栽培竹蓀生長期長、個頭大、肉厚、品質好,價格也賣得高,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顯著。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