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現代農業呈現“六大模式”
目前,我國現代農業已經形成了勞動節約型、土地與勞動力節約并重型、土地節約型、水土資源高效利用型、水資源節約型和全要素集約型等六類現代農業發展模式齊頭并進的全新局面。
農業部發展計劃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六類發展模式就是在分析梳理各省土地、水和勞動力三種資源利用特點,依照區域代表性強、特點突出、推動有力、政策配套、成效顯著的原則遴選而出的,意在突出區域代表、工作抓手、典型路徑和理論提煉,有效指導現代農業發展工作,為中國特色新型農業現代化道路提供支撐。
著眼區域的農業資源稟賦,將制約因素變成核心競爭力,是六大模式的共同特征。其中,黑龍江代表的勞動節約型農業發展模式,以建設現代化大農業為抓手,以規模化機械化為主要特征,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核心,在東北和西北地區具有代表性;浙江省代表的土地節約型,以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現代農業園區”為抓手,以生態高效和特色精品為主要特征,以提高土地產出率為核心,在寸土寸金的東部地區有一定的代表性;甘肅省代表的水資源節約型,以建設“旱作農業示范區+高效農田節水示范區”為抓手,以保水節水為主要特征,多措施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在西北地區具有代表性。
凸顯區域的農業生產特色,將地域特色變成產業品牌,是六大模式另一個共同點。河南省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該省以建設“高標準糧田+產業化集群”為抓手,將穩糧增效緊密結合,著力構建“全鏈條、全循環、高質量、高效益”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中部地區具有一定代表性;四川省是我國重要的糧經作物生產基地,該省把建設規模化、標準化現代農業產業基地作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抓手,著力推廣“千斤糧萬元錢”、“噸糧五千元”糧經復合種植新模式,在西南地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天津是現代都市農業發展的“領頭羊”,該市依托綜合科技優勢和資本、人才集聚的有利條件,積極拓展農業功能,發展高科技農業、設施農業、會展農業、休閑農業,在大城市郊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