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十年我國主要農產品貿易格局的變化及應對
為把握我國糧食、棉花、油料、食糖四大類農產品供需狀況和貿易發展趨勢,分析未來一個時期可能出現的進口格局變化及其對國內外市場價格可能帶來的影響,我們利用“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持系統”和“全球貿易分析模型”,對未來10年我國農產品進口對價格可能產生的影響進行了預測分析,提出保持我國主要農產品市場和價格穩定的對策建議。
今后十年我國主要農產品供求和貿易趨勢
“中國農業可持續發展決策支持系統”是一個專門用于我國農產品供需和貿易分析的多區域空間均衡模型,包括17種主要農產品、全國8大區域,以及城市、農村兩組消費者。模型充分考慮了自然資源條件約束、生產和消費的相互影響、種植業和畜牧業的相互聯系,以及農業部門不同產品之間的相互影響。假定2014-2023年間我國GDP年度增長率維持在7.5%-6%,城市化率至2023年提高到63%,人口增長、居民收入、糧食單產均適當提升,模型分析結果表明,未來10年我國糧食作物和棉花、食糖的進口都將大幅增加。
1.口糧基本自給,飼料糧缺口加大,谷物自給率降低
我國糧食播種面積將穩中略降,單產和總產量穩中有升。糧食需求呈剛性增長,總體自給率不斷降低,口糧和飼料糧的供需有顯著差異。其中,大米產量穩中有升,食用、飼用和加工需求均有所增加,國內供需基本平衡,2023年凈進口量為180萬噸;小麥生產在波動中增長,飼用和工業消費將有大幅增長,國內供需偏緊,2023年進口量為570萬噸;玉米生產進一步發展,飼用和工業消費仍將保持較快增長,2023年國內供需缺口為1800萬噸,自給率下降至92.7%。
2.棉花生產維持現有規模,基本滿足本國消費
我國棉花種植面積將進一步萎縮,但單產水平會有提高,總產量基本長期保持2013年水平,約為600萬噸。棉花需求穩中有漲,2023年需求增長到900萬噸,需進口300萬噸,自給率降至67%。考慮到我國棉花需求的35%來自紡織行業產品出口,棉花生產基本能夠滿足本國消費。
3.油料作物需求迅速增加,缺口擴大
我國油料作物產量增長潛力不大,大幅進口仍將是常態。2023年大豆供需缺口將擴大到7500萬噸,自給率下降到20%以下;油菜籽和花生等油料作物產量為910萬噸,總需求為1020萬噸,進口增長到110萬噸;棕櫚油等植物油進口量,將從目前的500萬噸增加到700萬噸左右。
4.食糖生產波動徘徊,需求增長,缺口加大
我國糖料生產面積將出現萎縮,食糖增產空間不大。食糖消費保持穩步增長,產不足需的格局將長期存在。2023年我國食糖產量達到1560萬噸,需求量2080萬噸,產需缺口擴大到520萬噸,自給率下降至75%。
今后十年我國農產品進口對價格的影響
全球貿易分析模型(GTAP)是根據新古典經濟理論設計的多國多部門應用的一般均衡模型。模型架構涵蓋了近200個國家(或地區)生產、消費、政府支出等行為的子模型,通過國際貿易將各子模型連結,分析貿易政策變化對各國各部門生產、進出口、商品價格等方面的影響。由于模型對政策定量分析具有良好效果,能夠對政策選擇和決策提供具體并且比較準確的建議,當今世界主要經濟組織,如世界貿易組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等都運用此模型對國際經濟進行分析。模型分析結果表明,未來10年我國主要農產品進口將對國際國內市場價格產生一定影響。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