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深加工產品現狀及發展建議
發布時間:2014-10-15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食用菌深加工屬農產品加工范疇,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即初加工,如通過烘干、鹽漬、保鮮等工藝制成易儲食材等;深加工,如通過烹飪烹調、速凍等工藝制成風味食品、佐餐食品等;精深加工,如通過化學萃取等工藝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藥品、營養品、保健品、化妝品等。當前,食用菌產業主要表現為基地生產量大、產品深加工率低,從全產業鏈角度審視,仍顯現出“一產強、二產弱、三產無”的產出效益逐次遞減趨勢。大力發展食用菌深加工符合“新四化”發展的基本要求,對增加企業效益、農民收益,延長食用菌產業鏈條、提升產業綜合實力、增強核心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食用菌深加工現狀
1.龍頭數量少、規模小。當前,我國食用菌精深加工企業數量少、規模小,主體實力不強,精、細、深加工發展緩慢,新產品開發滯后,層級較低,大部分加工企業短期內很難以獨有的品牌優勢占領國際國內市場,產業鏈延伸受到限制,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產業發展及整體效益提升。
2.產業鏈條短、深加工比重低。我國多數食用菌產品基本上停留在“種食用菌賣食用菌”的初產品階段,產品以初級產品為主,品種單一。據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底,全國食用菌生產量達到2828萬噸、產值1772億元,百萬元以上食用菌加工企業1300多家,用于各類保健品和藥用品加工的食用菌約在15萬噸,占到全國食用菌總產量的0.53%左右。深加工比例小,附加值低。總之,我國食用菌深加工比例小,而且加工分配也不合理,極需產品缺少加工設備。
3.科技含量低、產品效益差。科技發展支撐體系薄弱是制約食用菌深加工發展的主要原因。食用菌加工技術人才缺乏,科研與加工生產企業脫節,重復研究嚴重,食用菌加工企業技術水平低,開發食用菌新產品能力不足,技術改造和資產重組步履維難。我國食用菌深加工產品主要以蘑菇醬、食用菌罐頭、腌漬品等產品為主,功能性食品、保健型食品及藥用品等精深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低。
4.品牌效應低、市場競爭力差。盡管食用菌生產基地縣均有自己的食用菌深加工產品品牌,但是區域化較嚴重,在國內外市場的影響力不大,同時部分產品被迫采取貼牌模式銷售,嚴重影響了食用菌品牌形象培樹;出口產品也因承受人民幣升值壓力,導致利潤空間一再壓縮。
二、食用菌深加工下步發展建議
1.以規劃為引領,為食用菌深加工發展提供遵循。規劃是先導,綱舉則目張。要基于食用菌發展現狀,著眼全國發展大局,立即著手制定食用菌產業《發展規劃》,明確全產業鏈發展目標定位、思路舉措、資源配置、要素布局,匠心繪制促進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時間表、路線圖,有效匯聚發展共識、凝聚工作合力。要以《發展規劃》為藍本,分年度制定《工作要點》,明確事關全局的階段性重點工作,確保產業發展各項工作有序銜接、有效落實。
2.以基地為支撐,為食用菌深加工發展夯實基礎。在食用菌產業“由大向強、接二連三”轉型發展的新階段,要善于利用好特色資源優勢,在調整優化基地生產品種結構、提高資源循環再利用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基地生產規模。借助國家加快扶貧攻堅進程和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有利契機,有序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頒證、流轉抵押、參股經營等工作,深入推廣“龍頭企業+加盟園區(合作社)+產業工人”等多種經營管理模式,進一步強化相關方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升廣大農民、特別是貧困農戶,參與產業發展能力和積極性,持續擴大食用菌富農產業的覆蓋面和收益率,同時要深入開展標準認證工作,持續加大對食用菌農資、農業投入品的執法檢查工作力度,大力懲處侵害農民合法權益、危害食用菌產業安全的不法行為,確保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