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北方繡球菌工廠化高效生產技術”項目成果獲肯定
發布時間:2015-01-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記者:房琳)記者從山西省食用菌協會獲悉,近日,山西省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山西農業大學和清徐縣太和食用菌栽培基地(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北方繡球菌工廠化高效生產技術”項目進行了科技成果鑒定。該項目由省現代農業食用菌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山西農業大學常明昌教授主持。省科技廳成果處領導肖永紅、李彧星、楊昱,省教育廳科技處領導蔣志堅,山西農業大學科技處范俊娥研究員、杜莎莎等出席會議,鑒定委員會由孟麗君、李卓玉、孫振、王呈祥、秦潮、陸桂蓮和郭明輝等研究員和教授組成。鑒定委員會認為該項成果在同類研究中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繡球菌是一種珍稀名貴的食藥用菌,與冬蟲夏草、羊肚菌、松露等珍品相媲美,子實體β-葡聚糖含量可達40%以上。目前,國外僅有日本實現了繡球菌的人工栽培;國內只有福建省兩個食用菌企業實現了工廠化生產。 “北方繡球菌工廠化高效生產技術”項目由山西農業大學和清徐縣太和食用菌栽培基地(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針對北方氣候和農業資源特點,對繡球菌工廠化生產的品種特性、基質配方、生產工藝、出菇模式、多糖抑瘤效果及其對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等進行了系統研究,創新集成了繡球菌工廠化高效生產技術體系,填補了我國北方繡球菌工廠化生產技術研究的空白。
“設施食用菌高效碳循環研究與示范”是我省76個煤基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之一,“北方繡球菌工廠化高效生產技術”是該項目立項以來取得的首批成果。該項技術的突破,為我省及我國北方繡球菌工廠化高效生產提供了技術支撐。通過繡球菌工廠化生產的推廣應用,重點解決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主要集中在白色金針菇、杏鮑菇等品種上導致的市場競爭激烈、比較效益下降的問題,從而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發展珍稀高檔菌類奠定基礎,并將為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