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山東國際農展中心二層會議廳召開的產業市場流通峰會上,上海大山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傳福向與會代表就香菇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作了精彩發言。
毛傳福董事長談到, 食用菌產業經近30年的高速、相對粗放的發展,近年來增速明顯回落,市場容量短期將不會有大的增加,產業規模趨于穩定,投資效益下降使得追加性投資降低。但是,隨著國家經濟刺激政策的出臺,新農村、城鎮化建設政策傾斜,居民健康訴求、消費能力的提升和栽培、生產技術、經營理念的創新,產業聚集加速,產業融合、跨領域合作概率增大;在核心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和資源(資金)優勢基礎上產生大品牌將成為可能。
隨后,毛傳福董事長指出目前行業在種源、基料、標準化生產、精深加工、以及品牌文化等五個方面成為制約發展的瓶頸。他建議:
1.加大菌種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保護資質齊全的科研機構和菌種企業,依法取締非法的生產菌種企業,使菌種市場規范起來。
2.推廣企業化造林,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營造速生豐產菇木林,減少對山林資源的掠奪和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實現可持續發展和食用菌產業健康發展。
3.新的栽培技術標準的推廣必須提升產業發展,滿足國內外客戶的需要,以市場為導向,而不是站在生產者的角度去考量。
4.加強精深加工,提升食用菌產業的市場空間和消費頻次,使食用菌產業更加穩定的發展下去。
5.加強對食用菌文化內涵的挖掘,推廣食用菌飲食文化的傳播。
同時,毛傳福董事長對于香菇產業今后的發展,也談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他認為當前我國的香菇生產和發達國家的差距,主要區別于專業分工和集約化生產上:傳統小而全的產業發展模式,根本無法體現食品安全水平及科技水平。隨著《食品安全法》的實施與市場準入制的要求,加上勞動力工資不斷提高,庭院式生產方式已無法對接產業發展的需要,所以產業分工化是大勢所趨。散而小的生產模式會在產業龍頭的帶領下,實現分工專業化,菇農會拋棄傳統生產的繁瑣程序,集中精力從事出菇管理,提高生產的規模效益,產業分工專業化、資源利用循環型逐步實現。另外,分工專業化、優勢互補的合作必然成為一種趨勢。
最后,毛傳福董事長指出,食用菌產業發展仍是危機與機遇并存。應該說,機遇大于危機。結合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我們必須加強融合,提升核心競爭力才能生存,唯有合作才能共贏。
據悉,由中國食用菌商務網、中國蔬菜流通協會聯合主辦的國際新產品新技術博覽會于5月8日—11日在山東青島召開,共有來自食用菌行業近300家企業參展,注冊參會參展人數達到1500人,泰國、菲律賓、韓國、荷蘭、俄羅斯、中國臺灣等8個國家和地區近20人參會交流,展會規模和會議內容都較往屆實現新的突破,必將成為年度食用菌行業最具市場化、專業化的高水準行業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