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東寧市小木耳闖出大產業
發布時間:2016-07-27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 日前,在黑龍江東寧北河沿黑木耳國家級標準化栽培示范園區內,一簇簇黑木耳長勢喜人。據了解,2015年,北河沿黑木耳國家級標準化栽培示范園區共擺(掛)黑木耳1000萬袋,總收入4500萬元,純收入3000萬元,目前已成為東寧市集黑木耳科研、栽培示范、新技術推廣和對外展示交流的最重要窗口。
北河沿黑木耳國家級標準化栽培示范園區,2009年開工建設并投入使用,占地45公頃,總投資3000萬元。示范園集技術研發、實驗示范、栽培生產和交流展示四大功能于一體,擁有裸地擺放、棚室掛袋、春秋運作、棚室地擺等各種全國領先的生產技術和栽培模式,同時,還開展了新菌種試驗、替代科、白木耳、靈芝等栽培試驗,為解決原材料供應及單一品種種植問題奠定了基礎。
為了提高木耳帶來的經濟效益,北河沿黑木耳國家級標準化栽培示范園區已經由過去的椴木栽培,變成現在的袋料栽培,既可以利用廢棄的鋸末子等變成栽培原材料,同時也可以保護環境。另外,為了節省土地,近幾年來園區發展了掛袋栽培,這樣能使土地利用率提高4倍以上,提高了經濟效益。
北河沿黑木耳國家級標準化栽培示范園區在2015年總收入達4500萬元,純收入3000萬元。園區自投入使用以來,每年接待國內外數百批次、近萬人次的業內人士參觀考察。
農業發展走向規模化、品牌化,黑木耳產業工廠化實現突破。東寧市木耳產業在當地農業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據統計,2015年,東寧市黑木耳生產規模12億袋,干品產量5.5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1/6,占黑龍江省產量的39%。實現產值32.6億元,黑木耳單項人均增收1529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近80%,是全市當之無愧的頭號富民產業。
打造一個產業,拉動一方經濟。東寧市黑木耳產業全國名列前位,發展黑木耳產業已經有多年的歷史。東寧市不斷進行新技術的探索與應用,在小孔單片栽培、元寶耳栽培、春耳秋管、秋耳栽培等技術獲得成功后,開始重點推廣棚室吊帶耳。棚室吊袋技術以其效益高、節約土地、便于管理、省工省力等優點,越來越受到廣大黑木耳種植戶的青睞。近年來,東寧市積極引導食用菌生產加工企業走品牌化發展道路,在促進企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東寧市食用菌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