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點,當別人還在熟睡的時候,徐鳳祥就已經帶領著工人在香菇大棚里采摘鮮嫩的香菇了。天一亮,一個個形似小傘的平菇帶著特有的菌香,被采購商運到佳木斯、鶴崗等地的超市,很快就上了市民的餐桌。徐鳳祥告訴記者,“這樣穩定的產銷量已經維持了一年,今年在天氣炎熱的六七月份,烏伊嶺這里優越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在南方地區不能出產香菇的情況下,我們的香菇也能上市,這樣一個時間差,讓我們合作社種植規模不斷擴大。”
創業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一批批創業致富能手、黨員模范先鋒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一個個生動的轉型實踐也在改變著人們的傳統觀念,烏伊嶺區阿廷河林場副場長徐鳳祥就是這其中一員。1986年出生的徐鳳祥大學畢業后,懷著滿腔熱情投身林區工作,2013年9月至今任烏伊嶺林業局阿廷河林場副場長,2015年被中共烏伊嶺區委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創業標兵”稱號。
在場職工的眼里,徐鳳祥是一個敢闖敢拼的80后,種木耳、栽培香菇,頭腦靈活、創新的意識也強,還經常與職工們一起探討創業致富的項目,很多人都在他的帶領下發展起了自營經濟。這不,今年還有職工也想加入合作社讓他帶著種植香菇致富。2014年,烏伊嶺區委、區政府對打造以香菇為龍頭的食用菌產業鏈作出了安排部署,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了香菇種植作為替代轉型產業,進行了一年的生產,產生了很好的效益,鼓勵職工群眾發展這項產業,徐鳳祥立刻對香菇種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于是他馬上開始行動,通過在網上查閱,購買書籍,如饑似渴地學習有關香菇種植知識。在掌握了大量的理論知識后,他三天兩頭地就往區里的香菇種植場跑,多動腿、勤動嘴,不懂就問、不會就研究。同時,他在場班子的帶領下還多次到嘉蔭縣、克東縣、雞西、遼寧、浙江等地發展香菇種植較早的省市實地調研考察,結合自身多年來種植黑木耳的經驗,他認為香菇市場穩定,在全國僅有5個省市能夠種植反季節香菇,而我省種植香菇的原料主要以鋸末為主,氣候、水質非常適合香菇種植,棚栽半熟料香菇種植完全控制了植被破壞問題,價格穩定、市場需求量大,很有發展前景。
考察回來后,他向場領導班子匯報了他想種植香菇的想法,組織非常支持并給予他很大幫助。他籌集資金33萬元,在區森林食品產業園區選址,建設了產業規模5萬袋,占地面積4000多平方米的標準化半熟料香菇種植基地。場里的職工看到徐鳳祥建了 “香菇種植基地”,很多人都想給他打工,徐鳳祥二話沒說就同意了,就這樣,20名下崗職工成為他的“創業先鋒隊”。不僅如此,他還主動向支部要求幫扶5戶貧困黨員、下崗職工家庭脫貧致富,免費為他們使用種植食用菌機器和菌用設備,特別貧困的家庭墊資幫助購買菌用物資和原料。
創業之初,他也經歷很多困難,自己是老板又是員工;既是采購員又是材料員;既是質量監督員又是施工員。為了能按時保質完成加工菌棒,他吃住在工廠,整天和工人們在一起,最忙的時候一天只睡3個小時,一干就是一天,累的只要頭挨著枕頭就能睡著。加工香菇菌棒的時候正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外面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溫,蒸菌車間零上二三十度,他就在溫差近60度的環境中摸爬滾打,即使有個感冒發燒、頭疼腦熱的也堅持著,因為,錯過了制作菌棒的最佳時期,就要延遲菌棒發酵期,影響到接下來的各個環節耽誤出菇,所以他咬牙堅持著。在兩個月的時間里生產了5萬袋香菇菌棒。在香菇入棚出菇期間更是一定要掌握一整套科技知識,根據市場來合理安排,無論哪一環節出錯,未能及時、迅速地解決問題,都有可能全盤皆輸。他每天測溫度、濕度,并做好記錄。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當看到白花花的菌棒長勢極好時,當看到一個個富有營養、水靈靈的香菇冒出芽孢時,徐鳳祥笑了。截至2015年10月,他的香菇種植基地收獲香菇10萬斤左右,銷售金額近40萬元。
香菇的種植成功,更加堅定了徐鳳祥種植香菇帶領職工群眾創業致富的信心。今年1月時值隆冬,徐鳳祥沒等好好享受勝利的成果就要立即投入“戰斗”。種植香菇5萬袋、木耳地擺袋2萬袋。看得著的利潤,思考未來發展,林場里多個有發展香菇種植意愿的職工找到徐鳳祥,大家一商量,集資50萬元注冊了“伊春市烏伊嶺區小興安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經營香菇、木耳、白靈菇、食用菌種植技術推廣及菌用物資銷售,并與黑龍江森拓商務電子有限公司簽訂網絡銷售合作意向。自3月份以來他帶領著合作社會員及工人,備料、購菌、加工、采摘,“香菇基地”每一天都在上演著一幕幕繁忙的勞動場面,目前,已經生產銷售香菇14萬斤,合作發展的優勢也在潛移默化地堅定著職工們創業發展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