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黃岡麻城市鹽田河鎮素有“全國板栗第一鎮”之稱,板栗連片投產面積達12萬畝。剛投產不久的湖北潤心農業正是利用板栗枝丫、板栗殼等,種植高檔食藥兼用型菌類——灰樹花(俗稱栗蘑),作為鎮上的重點扶貧產業項目,它牽動著村民們的心。
自上世紀80年代起,鹽田河鎮開始大規模種植板栗,可總產雄踞全國各鄉鎮榜首的背后,卻是平均畝產不超過100斤的事實——把總產量看得太重,導致鹽田河的板栗產業陷入窘境,如何加足板栗生產的后勁?低產林改造勢在必行。
從2011年至2016年,鹽田河鎮完成了第一輪9萬畝低產林改造任務。2017年伊始,全鎮又狠抓板栗轉型升級,掀起第二輪板栗低產林改造熱潮,通過高改矮、密改稀、整形修剪,實現畝產由150斤向400斤攀升,板栗的低產林改造是個持續活兒,它不但有效保證了栗園的穩產高產,還產生了大量的廢棄板栗枝。當得知剪下的板栗枝實際上是種灰樹花的很好原料時,鹽田河鎮青年夏穎鋒放棄了年薪幾十萬的建筑設計工作,攜妻帶子回鄉創業,成立湖北潤心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2015年6月,夏穎鋒試種了第一批2000多根菌棒,每根兩斤左右。出菇在4000斤左右,烘干后有1000多斤。他拿著試種成功的灰樹花到江浙幾個藥企進行檢測,因為菌棒主要是用板栗木做的,灰樹花多糖含量較高,目前已和這些藥企達成合作或投資意向。
據了解,該公司逐步建設了菌種場、菌棒廠、生產園區、深加工廠、交易市場等,引導周邊農民進行灰樹花生產,農戶可以選擇入駐園區或者自行在家生產,實現“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將灰樹花產業打造成鹽田河鎮板栗產區的支柱產業之一。
今年開年,該鎮黨委、政府狠抓板栗轉型升級,確立通過四“+”打造四區,即:改造、改良+地理標志,建高產示范區;栗蘑、栗果+系列產品,建高效加工區;栗花、栗林+板栗全席,建高端體驗區;文學、文化+特色小鎮,建高雅文化區。解決結構性矛盾,實現板栗產業助推精準扶貧,將板栗樹種成搖錢樹,實現貧困戶1000余戶3000余人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