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齊彩夢)創業致富選項目不容易,怎么能在一個看似普通的項目里找到全新的致富技巧就更是難上加難。
在內蒙古扎蘭屯市就有這樣一個致富能人,通過自己琢磨把食用菌種植這個老項目變出了致富新花樣,他的食用菌種植合作社究竟有什么特別竟然可以達到人均年收入達到7萬塊?
山野產品走俏,慧眼發現商機
隨著人們對飲食文化需求的提高,純天然的山野產品走俏,其經濟效益也在不斷提升。
而內蒙古扎蘭屯市的森林覆蓋率達到70%,林下更是生長著20種蘑菇,年產量近2000噸。
當地農民及外地收購商發現了蘑菇可以賺錢的商機,開始進行野生食用菌采摘、收購、加工、包裝、銷售一條龍服務,有眼光的農民還搞起了食用菌種植。王炳才就是其中的一位種植食用菌的受益人。
王炳才是扎蘭屯市菜業社的一位普通農民,看到了食用菌市場的廣闊前景后他帶頭跟其他6位社員在菜地里搞起了樺子蘑種植,去年人均凈收入達7萬元,成了社員眼中的致富能手!
“兩條腿”走上致富大路!
王炳才之所以能把普通的菌菇,種植出如此高的收益,還要歸功于他的“兩條腿兒”走路:一條腿兒是自己種植,降低菌袋的制作成本;另一條就是巧打時間差,選好上市時機!
受氣候因素影響,扎蘭屯的蘑菇集中在秋季上市,再加上溫室種植的旺季,一天能收購3-5噸蘑菇。
高產量帶來的卻是大問題——不能及時找到銷路,蘑菇就會腐爛變質,造成巨額經濟損失。
王炳才的“第二條腿”也就派上了用場——巧打時間差。
他通過與蘑菇深加工企業合作后,提高了蘑菇的附加值,巧妙的避開了蘑菇集中上市的高峰期,拉長了蘑菇產品的銷售期,不僅蘑菇的銷路有了保障,還不會受到市場價格波動的影響。
附加值+深加工=鼓腰包
在王炳才的心里,延長蘑菇的銷售時間還不是最重要的目的,提高附加值才能帶來更高的收益。
在他的農產品收購店中,有不同種類的蘑菇深加工產品整齊的擺放在貨架上。
產品由他和黑龍江一家食用菌加工企業聯合生產,王炳才提供原材料,加工廠負責加工成成品,然后再返銷回來。
這些產品的個頭雖不大,包裝也不如知名企業那么精良,卻在扎蘭屯市及周邊地區有很大的市場。
從濃縮精湯的調味產品到蘑菇醬罐頭,市場打開了,銷量也隨之猛漲,老百姓得到的財富也越來越高!
遠高于原料銷售的加工品利潤讓王炳才看到了希望,目前他正著手創建食用菌加工廠,已經向當地創業指導中心、青創園、金融機構等處了解相關信息,希望能夠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幫助下,把加工廠辦起來,實現更大的致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