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明旭影)近年來,永川食用菌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式發展。永川已成為重慶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基地,食用菌種植規模占全市70%,秀珍菇在重慶市占90%的份額。該區通過抓重點工作,助力食用菌產業發展。
一是合理布局,科學發展。重點在五間、何埂、仙龍等鎮為核心的圣水湖現代農業園區,引進和扶持以秀珍菇、雙孢菇、香菇、茶樹菇等主要品種工廠化種植龍頭企業和食用菌深加工企業。同時開展以菌渣、棄料利用為主的有機肥生產、蘑菇魚養殖等全產業鏈探索,發展循環經濟。同時,在南大街、金龍、寶峰、大安、板橋等鎮街培育發展以平菇、金針菇、竹蓀、猴頭菇、黑木耳等為主要產品的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大力發展林下食用菌種植,拓展觀光食用菌產業,擴大種植規模,形成規模效益。
二是抓基地建設,夯實發展基礎。以圣水湖現代農業園區為核心,按照周邊生產需要,建設設施配套、功能完備的工廠化標準廠房。工廠化生產基地已達到1000余畝,有溫控廠房150畝,連棟大棚300余畝,鋼架大棚1200余畝,冷藏庫1.2萬平方米,設施設備500臺(套)。
三是抓機制創新,增強發展活力。在經營主體培育方面,目前全區已培育食用菌生產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大戶等新興經營主體162家。其中16家龍頭企業通過“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的模式,采取“三統一分”的經營機制,就帶動培育了117戶家庭農場發展食用菌產業,種植食用菌400余萬袋。在涉農資金整合方面,每年投入財政補助資金1000萬元,整合各類涉農資金5000萬元,用于食用菌栽培設施、設備建設和路系、水系、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在補助政策落實方面,為了鼓勵食用菌產業發展,區政府制定優惠扶持政策,從廠房建設、設備購置、品牌打造、主體培育等方面給予了適度的補助。
四是抓產品質量,培育產業品牌。分別制定了香菇、秀珍菇、雙孢菇工廠化生產技術標注,健全和完全食用菌質量安全“三項紀錄”。積極建立食用菌質量安全可追溯體系,由區農產品質量監測站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產品檢測,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才能上市銷售。目前已申報“永川香珍”地理證明商標認證,已經通過認證無公害、綠色、有機食用菌產品12個,注冊一般商標20余個。
五是抓生態循環,延長產業鏈條。利用好我區果園、茶園、林地等修剪后的枝條和其他秸稈作為生產原料,積極探索實踐了“食用菌+觀光體驗”發展模式。在黃瓜山、茶山竹海等鎮街的果園、茶園、林地套種香菇、茶樹菇、竹蓀等食用菌300余畝。推廣稻—菌,菜—菌,林—菌,桑—菌等生態循環農業模式4000余畝,利用食用菌整選后剩余的廢菇養殖生態魚1000余畝,并注冊了“蘑菇魚”品牌。利用廢菌包6000余噸,發酵還田改土6000余畝,改造茶葉、水果基地3000余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