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冬,寒意漸濃。望著大棚里一排排的“致富傘”——正等待收獲的香菇,貴州省貴陽市觀山湖區百花湖鎮哪嘎村村支書鐘世奇的心里卻是暖融融的。
哪嘎村是貴陽市觀山湖區最偏遠的山村,由于交通閉塞、基礎設施滯后,全村214戶631名村民大多靠天吃飯,外出務工人員眾多,屬于典型的“空殼村”。
“輸血”扶貧不是長遠之計,“不等不靠”方可摘掉“窮帽”。為了徹底挖掉“窮根”,今年以來,乘著“三變”改革的東風,哪嘎村在前期摸索林下蛋雞養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了村集體的產業“版圖”。
“我們貴州人特別喜歡吃火鍋,香菇作為配菜很受歡迎,尤其是冬天,價格又好,銷量也大。”結合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對市場的考察,鐘世奇決定帶領村民種植冬菇。
單打獨斗難成氣候。以往的發展經驗告訴鐘世奇,必須轉變發展思路和模式才能壯大產業。“現在全市上下都在搞‘三變’改革,我們村當然不能錯過這個發展機會。”
據了解,哪嘎村的食用菌種植項目采取“黨支部合作社低收入戶產業”的模式,成立了貴陽市觀山湖區林森食用菌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無條件吸納16戶低收入戶參與,還發動村民通過土地入股,目前已有30余戶村民參加了合作社。
說干就干。在區、鎮兩級黨委、政府的支持和幫助下,6月中旬,村支兩委帶領合作社農戶開始平整土地、建設大棚,“想到年底能分紅,平時打工還能拿工資,村民們都干勁十足。”村委委員吳芳秀說,經過三個多月的努力,香菇大棚在9月底完成了搭建。站在村頭望去,年初還生長著油菜花的土地上,如今整齊排列著20個大大小小的菌棚。
隨著天氣轉涼,種植冬菇的時節到了。10月初,鐘世奇帶領村干部到55公里外的白云區牛場鄉購買菌棒。由于路程較遠,再加上裝卸菌棒,來回一次都要花費近7個小時的時間。為了搶抓種植時機,即使天公不作美,大家依然齊心協力,風雨兼程。留在村里的干部群眾也沒有閑著,平整土地、清理大棚樣樣都不落下。
基礎設施已然鋪就,補齊技術短板是關鍵。為給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哪嘎村與菌棒售賣方達成合作意向,由售賣方對村子里選出的年輕人進行技術培訓,低收入戶李春菊就是其中一個。
“在此之前我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家庭婦女,在家里負責家務和帶孩子,現在跟著師傅學習食用菌種植技術,每天都能領到80元工資。”談起產業發展帶來的改變,李春菊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信心。
10月12日,第一批菌棒正式入棚。一周后,首批種植的香菇開始陸續“綻放”。一朵朵香菇,如同一把把致富的“小傘”,承載著村民的喜悅和希望。
截至目前,哪嘎村已經完成5萬根菌棒的種植計劃。鐘世奇算了一筆賬:不到一個月,哪嘎村已經采摘香菇近萬斤,收益超30000元,效益比種植傳統作物高了幾倍。
“結合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我們村將把大扶貧和‘三變’改革相結合,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在脫貧致富的進程中,不讓一個老百姓掉隊。”鐘世奇說,食用菌種植的初步成功給全村都打了一劑“強心針”,感覺更有奔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