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我國土地確權工作開展的最后一年,截至2017年11月底,我國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試點工作的省份已達28個,土地確權面積達11.1億畝。那么土地確權完成之后,農民們可以從中得到哪些好處呢?
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農業部將采取這些措施: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在近日農業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里面,明確提出我們要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包括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穩定土地承包關系。
其次,處理好農民和土地的關系,保護好農民的承包權,加快推進經營權在適當范圍內有序流轉,推動農業的適度規模經營,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滿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土地規模化、專業化,包括下一步標準化的相關資源配置要求。確權登記頒證是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深化改革的前提和基礎,只有把這項工作搞好了,“三權”分置,無論作為承包戶擁有的承包權,或者新型經營主體需要的經營權,相關的權利才能得到保障。
我國土地確權將在2018年年底完成 會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確實權、頒鐵證,讓農民具體得到了哪些實惠呢?
張紅宇說,家家戶戶擁有的土地、擁有的耕地到底面積有多大,位置在什么地方,流轉出去以后能不能收回來,流轉權利能不能得到保障,流轉以后對經營者來說,能不能放心大膽的投入?確權登記頒證為農民帶來實惠。
航拍實測,農民到底有多少地搞清楚了。這次通過航拍實測,落到地上就是相對精確的數字。
增加土地權能,讓老百姓捏著“真金白銀”。讓老百姓手里擁有的承包經營權證是土地的身份證。面積有多少、具體什么位置,通過這次確權登記頒證,土地權能就非常完整了,農民心里也踏實了。
講公平有效率,解決土地承包糾紛。通過確權登記頒證,把面積搞準確了、邊界搞清楚了,逐步達到相對公平又有效率。在這個情況之下,幾十年的矛盾糾紛也予以化解和澄清。拿得出去收得回來,土地流轉更放心,解決好了土地的權能以后,土地流轉經營更順暢。此外,確權登記頒證后,經營權可以抵押融資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現代農業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
我國土地確權將在2018年年底完成 會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確權工作給農民帶來哪些實惠?農民群眾是否滿意?
以四川省為例,確權登記以后,對農民來說最實惠的就是土地實測面積普遍的增加帶來的真金白銀。四川省農業廳廳長祝春秀在會上舉例道,蒼溪縣云峰鎮響水村271戶農戶,承包地的面積確權以后是增長了68%,也就是說,戶均農民增加了流轉土地的收入就達到了1700多塊錢,還比如成都市有一個縣級市叫崇州市,崇州市通過引導農民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推行農業的共贏制,入股的土地畝均增收260元以上。
此外通過確權,農民對承包權獲得了預期的穩定收益,敢于放心的流轉,有效地提高了全省土地流轉率,也提高了農業的規模化程度。
我國土地確權將在2018年年底完成 會給農民帶來哪些好處?
各地在推動確權成果轉化上的典型做法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副巡視員孫邦群還在會上表示,各地圍繞確權成果進行了積極探索,創造了很多可以學習借鑒的經驗和做法。比如,廣東的蕉嶺縣,采取了在確權的基礎上,依托農村土地產權交易中心進行土地的流轉,來解決土地撂荒的問題。再比如,甘肅的金昌市,這個地方“以井定田、互換并地”,用這個確權成果來引導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
土地權益,一直是農民最為關心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農村確立了集體所有、家庭承包經營的土地制度,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如今30多年過去,隨著農村經濟社會結構發生巨大變化,大量農村勞動力向城鎮轉移,土地產權界定不清也引發了一系列問題,相信隨著確權的進行,不僅解決了糾紛,農民的土地權益也得到了相應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