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常德鼎城區中河口鎮的80后康杰返鄉創業。多方了解后他覺得,食用菌的市場前景廣闊,康杰決定成立一家農業公司,開始食用菌的種植。而家鄉的鼎城區孵化基地也向康杰拋出了橄欖枝。
據了解,鼎城孵化基地按照統一標準、分區管理的模式進行管理,結合創業項目實施盤活,以出租、抵押、入股等形式支持返鄉創業人員開展項目。考慮到農口專業大學生和農民工返鄉,可以從事熟悉的領域、施展對口的技能,鼎城孵化基地把屬于第一產業的種植、養殖業納入扶持范圍。“選擇在離家最近的孵化點創業,好處是對周圍環境非常熟悉,身邊可利用的資源更多了,同時還可以帶動閑置勞動力在家門口就業。”作為鼎城區的青年企業家康杰發出這樣的感慨。康杰成立的常德市湖州農林資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走生態循環有機農業之路,與浙江食用菌生產商合作建立了500個標準化食用菌大棚種植基地,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帶動300多戶農民就業。
與此同時,鼎城孵化基地還在減輕創業負擔、激發創業活力方面下足了功夫。不斷簡化創業住所登記手續,允許“一址多照”“集群注冊”,實行“五證合一”登記制度,減輕跑辦負擔。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人員,依法落實減征企業所得稅、免征增值稅等稅費減免政策,在各職能部門推行零收費,減輕資金負擔。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開發符合返鄉創業需求特點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提高返鄉創業人員的金融可獲得性,降低創業風險。
在鼎城孵化基地的大力支持下,康杰堅定地認為,創業本身就是一種就業,自主創業更能實現自己的價值,還能給鄉里鄰居增加就業機會。“所以我通過鼎城區孵化基地的幫助,從事于食用菌種植,目前效益還可以,也為當地農民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就業平臺。”康杰說。
村民周娟說:“以前的生活雖然說餓不了,但是生活質量也不怎么樣,自從建立了食用菌基地,我們的年收入增加了2萬多,生活質量比以前好多了。”
康杰說:“我們下一步打算再建100個同等規格的食用菌標準種植大棚,實現年產值過1.7億元,初步實現優質名貴珍稀食用菌的研發、推廣、生產與銷售,進一步帶動當地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