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木耳優質高產農民增收顯著
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全市栽培食用菌43億袋(塊),總產量為218萬噸,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3500元。其中,牡丹江市黑木耳栽培量39.6億袋,產量198萬噸,占全國黑木耳總產量的30%;猴頭菇栽培量1.55億袋,產量9.3萬噸,在全國猴頭菇總產量中所占比重達到50%以上。
據調查,今年牡丹江市新建標準化棚室1000棟。到目前為止,全市用于栽培食用菌的棚室總數發展到1萬棟,生產食用菌15萬噸,與露地栽培的黑木耳相比,棚室種植的黑木耳由于品質好每公斤可多賣10元,實現了優質優價,對提升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整體效益發揮了積極的導向作用。
用出口退稅政策鼓勵精深加工
為鼓勵精深加工、擴大外貿出口,從12月起黑龍江省政府對精深加工后的黑木耳出口征收17%退還15%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在東寧開始實施,為牡丹江市乃至全省黑木耳產業升級提供了新契機。
據了解,目前黑龍江省對精深加工、外貿出口的黑木耳按貨值退還15%增值稅,僅限于東寧市一地。從實際情況看,目前在東寧市從事黑木耳加工、出口的各類企業總數有上百家,今后享受出口退稅政策的空間很大。只有位于東寧市的黑木耳生產、出口企業可以申請享受出口退稅優惠政策,一方面可以使東寧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方面的優勢地位得到強化,吸引更多黑木耳精深加工企業落戶;另一方面,牡丹江市乃至黑龍江、吉林等省黑木耳生產經銷企業可以與東寧外貿公司合作,通過組織袋裝、罐裝黑木耳商品經東寧口岸出口,借助“溢出效應”擴大出口退稅優惠政策的受益范圍,幫助更多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以價格形成中心推動產業升級
作為全國黑木耳的價格形成中心和最大集散地,牡丹江黑木耳產業可以運用市場規律、稅收杠桿、科技進步、金融服務創新等多種手段,不斷延伸黑木耳產業的增值鏈條,帶動牡丹江市食用菌產業加速升級。
以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等企業為龍頭,過去幾年牡丹江市成為全國最大的黑木耳市場交易中心和價格形成中心。隨著今年牡丹江占全國黑木耳總產量30%,全國三分之二以上的黑木耳交易將在牡丹江市進行,并對全球食用菌銷售市場發揮更大的影響力,通過市場交易、物流運輸、金融服務等環節獲得更多經濟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