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峨縣八臘鄉(xiāng)什里村的食用菌種植于2013年起步,當時和全縣其他鄉(xiāng)鎮(zhèn)一樣,種植規(guī)模小,產量和攪拌、裝袋、噴灌等機械化水平低,黑木耳畝產900斤。為提高食用菌種植的產量和機械化水平,天峨縣于2016年4月在該村啟動全國基層農技推廣補助項目,項目投入資金共15萬元,其中各類機械設備33臺套7.5萬元,培訓補助等費用7.5萬元。通過項目的實施,有力地提升了食用菌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全村食用菌預計產值600萬元,預計增收137萬元,同比增收29.91%。該項目的實施,帶動了10多戶貧困戶脫貧致富,食用菌種植戶50多戶享受著食用菌機械化生產帶來的便利,該村傳統(tǒng)的食用菌生產方式得到明顯地轉變,同時引領周邊鄉(xiāng)鎮(zhèn)村屯600多戶前來學習取經。
依托推廣平臺,主推重要生產環(huán)節(jié)機械化技術。根據天峨縣產業(yè)發(fā)展情況,確定以食用菌(黑木耳)種植為主導產業(yè),以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食用菌(黑木耳)種植大戶為平臺,以食用菌(黑木耳)種植原料粉碎、拌料、包裝、滅菌、接種、放具和噴灌環(huán)節(jié)實現機械化作業(yè)為主推技術,開展黑木耳生產機械化示范推廣。
強化業(yè)務指導,建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組建了專家組,實行專家技術負責制,強化業(yè)務指導;遴選農機技術指導員和培育科技示范戶,圍繞主導產業(yè)、培育了60個具有一定文化、種植水平較高、樂于助人的農戶為科技示范戶,并進行了掛牌和培訓,在農機系統(tǒng)中選聘了6名工程師為農機技術指導員。一年來組織開展各種培訓8場次,共培訓科技示范戶250人次,培訓非示范戶450人次,發(fā)放技術資料1200多份,發(fā)放了《技術指導員手冊》及《科技示范戶手冊》近100份;加強對技術指導員的培訓。專家組對技術指導員進行培訓,共培訓技術指導員80人次,增強了技術指導員的指導和服務能力;著力建設了三個農業(yè)科技試驗示范基地,示范面積85畝。即什里村什里屯食用菌生產科技示范基地,示范面積16畝;什里村相里屯食用菌生產科技示范基地,示范面積32畝;什里村甲來屯食用菌生產科技示范基地,示范面積37畝。
強化組織領導,監(jiān)管督促項目實施。天峨縣成立了2016年基層農機推廣補助項目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本項目的監(jiān)督、管理與協調,組織制定實施方案、整合資源、研究解決項目實施中的重大問題、督促實施進度等。另外成立了專家組,負責篩選主推產業(yè)和主推技術。遴選技術指導員、培育科技示范戶和建立試驗示范基地, 指導進行新技術新機具的推廣,培訓技術指導員并督促技術指導員開展技術服務。
完善制度管理,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為確保農機推廣補助項目實施質量,根據項目要求,通過創(chuàng)新管理機制,制定天峨縣農技人員聘用管理制度、農技推廣責任制度、農機人員績效考評制度、基層農技人員培訓制度、多元化農技推廣制度、資金管理辦法等各項工作制度,在項目基地設立專欄上墻公示相關制度,同時把制度下發(fā)到鄉(xiāng)農機站;統(tǒng)一制作專家、技術指導員胸牌8張、科技示范戶門牌60張和示范基地標牌3塊,編制并發(fā)放《科技示范戶手冊》60本,《技術指導員手冊》6本。安排專人參加自治區(qū)農機局組織開展的業(yè)務培訓,加強項目宣傳,在廣西農機信息網等媒介及時宣傳項目實施信息,并專門負責推廣體系管理系統(tǒng)和數據信息網上填報工作,按時上報相關信息和數據。做到項目“3牌2冊1網”齊全,提升農民群眾對項目實施的知曉率和關注度,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強化業(yè)務指導,確保主推技術培訓到位。確定農機科技試驗示范基地后,農機專家指導基地建設,為種植戶購買先進適用的放氣機、拌料機、裝袋機、枝條多粉碎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多次組織專家組成員和農機技術指導深入項目示范基地對產業(yè)的主推技術進行業(yè)務培訓。
嚴格財務管理,確保項目資金安全。制定《天峨縣2016年基層農機技術推廣補助項目資金管理規(guī)定》,要求項目實施單位增強紀律觀念,嚴格財務制度。實施過程嚴格按照補助經費的用途來執(zhí)行,做到專款專用,專賬核算,確保專項資金使用合理、科學,沒出現擅自改變資金用途,擠占挪用資金情況發(fā)生,使資金真正發(fā)揮使用效益。截至目前,該項目資金15萬元全部合理使用,通過檢查組驗收。
項目實施成效顯著,生產效率和生產效益突顯,實現了“四個促進”。一是促進了農機新新機具的推廣應用,提高了產業(yè)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機械化的應用對減輕勞動強度,提高作業(yè)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比如機械拌料及裝袋操作簡便, 每小時可裝袋800?1200袋,比人工操作提高了10倍以上,且均勻、結實,為菌絲的良好萌發(fā)打下良好的基礎。與開展項目前相比,項目機械化使用率提高了70%。食用菌產量大幅度提高,全村種植黑木耳85畝,每畝增產500斤,增收1.75萬元。預計每畝產值7.5萬元,全村總產值達600多萬元。通過示范和輻射帶動,將為全縣的食用菌產業(yè)發(fā)展提供新的發(fā)展模式。二是促進農機社會地位的提高和農機隊伍建設的進一步加強。通過實施該項目,讓各級黨委、政府和社會各界更加了解農機,關注農機,農機的社會地位得到了提高。三是促進了農機干部隊伍服務意識和工作熱情。通過實施項目,理順了基層農機推廣機構管理體制,調動了基層農機技術推廣服務人員、農機大戶、示范戶和合作組織的積極性,讓農機人員得到了鍛煉。四是促進了農機工作者與廣大農民的聯系。通過實施農機技術包村聯戶,增強了技術指導員與科技示范戶及廣大農民的聯系,讓技術指導員和科技示范戶的專業(yè)知識和成功經驗通過手把手、面對面直接傳授給農民朋友,有效解決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