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對印江食用菌產業發展作出重要批示:措施具體,推進有力,成效明顯。望認真總結好的經驗做法,按照“八要素”要求,下大氣力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帶動更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堅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
一、強龍頭,培育特色擴規模
實行“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充分發揮政府服務職能,激發企業發展動能。一是規劃定位高起點。按照“園區景區化、農旅一體化”要求,圍繞食用菌產業“一園三帶”布局,以木黃食用菌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為核心,高起點制定了集菌棒智能化生產線、菌種及深加工研發中心、物聯網智能大棚、菌農培訓中心、農旅娛生態文化為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規劃,打造國家級菌類標準化特色示范園區。二是做優服務強企業。組建食用菌產業發展專班,積極為龍頭企業勁嘉集團提供“保姆式”服務,扎實做好土地流轉、配套設施建設、人才培訓等服務保障工作,為企業建成投產創造良好條件。三是整合資源破瓶頸。申請并獲批扶貧產業子基金2.25億元,整合農業綜合開發、扶貧、科技等項目資金5000萬元,解決企業發展資金瓶頸,提升生產能力。目前,勁嘉集團已完成投資1.49億元,完成菌棒集中生產加工廠房一期工程6000平方米,完成二期工程主體建設2.8萬平方米,完成智能出菇大棚4.8萬平方米;2018年計劃生產食用菌3000萬棒,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503戶。
二、創品牌,拓展市場增效益
立足產品研發和產銷對接,實施品牌提升工程,提高市場競爭力。一是政企聯營強品牌。強化食用菌“三品一標”認證及推廣,提高食用菌產品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梵凈仙菇”干品優質食用菌獲國家商標局注冊認證,并獲省級有機認證,先后在上海、重慶、深圳、長沙、武漢、蘇州等6個城市簽訂了品牌區域代理合同,有效解決食用菌有“品”無“牌”的問題。二是精深加工增價值。支持企業在穩定生產生鮮、干貨等產品的基礎上,圍繞速食食品、沖調飲品、休閑食品、生物制藥等方向進行產品研發和精深加工,成功研發“菇精”“菇脆”“玉木耳飲料”等9種深加工產品,延長了產業鏈條,提升了產品附加值。三是雙線布局拓銷路。同步鋪設線上、線下銷售渠道,依托印江電子商務基地、電商驛站等進行線上銷售,在重慶、貴陽、成都、長沙等周邊城市的生鮮批發、商場超市等領域進行線下銷售,打開了銷售市場。2017年,僅線上銷售食用菌達1500噸,實現銷售額1200余萬元。
三、重科技,綠色發展可持續
堅持科技興菌、綠色發展,實現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一是科技研發提質效。依托勁嘉集團總部研發力量,外聘技術專家組建研發團隊,圍繞“降成本、抗風險、增產值”目標,以菌種研發、自動化菌棒生產、智能化育菇、生物制藥研發等為重點進行技術攻堅,成功試種猴頭菇、蟹味菇、雞樅菌等特色品種,積極研發“梵凈1號”“梵凈2號”等適種菌種。二是循環利用促雙贏。積極探索用棉籽殼、秸稈、巨菌草等作為食用菌生產原料,有效減少對木材的依賴。將廢舊菌棒二次利用生產綠色有機肥,全縣共生產綠色有機肥2萬噸,實現資源再生利用。同時,采取先建后補方式,2017年新建菌材林3萬畝,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三是培育技術強支撐。實行校地合作,設立“印江自治縣博士(后)流動工作站”,聘請國際藥用菌學會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院士團隊作為技術支撐,著力培養核心技術人才;將縣職業技術學校作為食用菌培訓基地,培養本土種植能手。截至2017年底,全縣培育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90名,培養職業型、產業型農民1200余人。
四、帶群眾,利益聯結富百姓
創新利益聯結方式,讓更多貧困群眾參與發展,實現穩定增收。一是村企合作,壯大集體經濟。推行“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模式,由村集體經濟組織購買菌棒、組織生產,企業提供生產場所、技術服務和產品回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2017年,勁嘉集團共帶動木黃鎮鳳儀、燕子巖、木盆等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食用菌100萬棒,實現產量750噸、產值600萬元。二是多元聯結,帶動群眾增收??茖W區分資產型、技術型、職業型、發展型、兜底型“五型農民”,實行分類利益聯結,實現多途徑增收。如,木黃鎮鳳儀村殘疾貧困戶石中文,通過土地流轉收租金、入企務工獲薪金、“精扶貸”入股享股金,2017年實現增收10200元。三是利益分享,實現共同脫貧。推行“1126”集體經濟分紅模式:將集體經濟利潤的10%作為滾動發展資金,10%作為全體村民分紅,20%作為合作社入股分紅,60%作為貧困戶分紅。2017年,通過多形式利益聯結,全縣食用菌產業帶動2150戶貧困群眾穩定脫貧。
下步,印江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定不移以脫貧攻堅為統攬,聚焦產業革命“八要素”,扎實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著力培育壯大特色優勢產業,牢記囑托、感恩奮進,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決戰脫貧攻堅,確保2018年如期實現“整縣摘帽”目標,開啟鄉村全面振興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