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雷山縣加快種植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立足自身生態環境良好、原料資源豐富、氣候條件適宜的優勢,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幫助貧困群眾持續增收、穩定脫貧、長效發展。
發揮資源優勢 夯實產業支撐
雷山縣生態資源良好,森林覆蓋率達72.52%,自然常綠闊葉植被保存較好,喬木層、灌木層層次清楚,雜木材、農作物秸稈等發展食用菌產業的優質原料資源十分豐富。雷山是苗族聚居縣,境內苗族吊腳樓眾多,吊腳樓一樓的空地為在農村大面積推廣家庭食用菌產業提供了廣闊的空間,通過在部分村寨的試點,食用菌產業以其投資省、見效快、消耗低、產出大、效益好、產業前景廣闊的特點,深受老百姓的歡迎,發展食用菌產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雷山地處中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平均氣溫15.4℃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熱同步,光照相配,多云寡日照和濕潤冷涼的氣候環境,為食用菌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試點示范先行,培育特色擴規模
一是建設集菌種培育、生產菌棒、成品加工、種植培訓為一體的食用菌產業園。產業園位于郎德鎮楊柳村,距離縣城21公里,項目總投資1500萬元(含東西部對口幫扶項目資金500萬元),總占地約121畝,總建筑面積約21508.07平方米,包括養菌大棚、生產車間、菌種試種中心、倉庫深加工中心等,每年可生產食用菌棒1000萬棒以上,年產值達4800萬元(含食用菌深加工),有效解決了菌棒從外面購入單價高、運費貴、質量沒有保證等問題,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00余戶3300余人發展食用菌產業,實現短期內增收,可持續發展。
二是先行先試,示范推動。創新吊腳樓家庭食用菌微農場模式,先行在郎德鎮也改、也利、老貓村試點,發動8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充分利用吊腳樓一樓的空間種植食用菌,每戶種植600棒至1200棒,扣除成本后收入達到3600元至7000元不等。家庭食用菌微農場模式既改變了長期以來群眾用一樓堆放雜物、養牛養豬的習慣,整治了農村環境衛生,又讓貧困群眾在家門口勞動,降低了勞動強度,實現了增收,取得了良好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目前,正逐步向全縣推開。
三是針對大部分建檔立卡貧困戶文化水平低,技術能力弱的實際情況,雷山縣以食用菌產業園為培訓基地,以也改、也利、老貓村為觀摩基地,積極開展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主體的食用菌栽培技能培訓,讓貧困戶掌握栽培技術,增強產業發展的信心和能力,激發了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內生動力,變“要我發展”為“我要發展”。2018年以來,已開展培訓13批次,培訓680人。
創新模式帶群眾,利益聯結富百姓
堅持政府主導、企業(合作社)主推、貧困戶主干的原則,采取“企業(合作社)+黨支部+基地+貧困戶”的模式,食用菌產業園由雷山縣郎德鎮歐波濃農旅專業合作社(總社)負責經營管理,帶動各村村支兩委領辦的農民合作社(分社)共同發展,創新利益聯結機制,最大限度的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讓他們充分分享產業發展紅利。
一是讓利于民促增收。食用菌產業園生產的菌棒以每棒低于市場價1元的低成本價(市場價每棒5元)供應給全縣貧困群眾發展家庭食用菌微農場,按照每戶栽培1000棒計算,可讓每戶貧困戶降低1000元的成本,增加收入。
二是保價回收促增收。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菌棒供應和成品回收協議,出菇后以每斤均價4元進行收購;食用菌每棒可采1.5斤香菇,收入6元,去掉成本后每棒純收入平均2元;按1戶發展家庭食用菌1000棒計算,1戶每茬純收入達2000元,每年發菌3茬共增收6000元。
三是吸納就業促增收。在食用菌產業園的建設、生產和管理過程中,優先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就業30人,人均增收3萬元以上;間接提供就業600余個,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四是原材料供應促增收。食用菌產業園菌棒主要的生產原料雜木屑、秸稈、玉米芯、稻草等均來自縣內各村,按每年需要15200噸原材料計算,可為全縣提供960萬元市場份額,其中,雜木屑按每噸650元的到場價預估,可提供940萬元市場份額,間接帶動1000戶貧困戶增收;秸稈、玉米芯、稻草等按每斤0.2-0.5元到場價預估,可提供20萬元市場份額,間接帶動全縣貧困戶增收。
五是土地流轉促增收。食用菌產業園所占用的121畝土地中,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19戶,通過土地流轉每年每畝可增收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