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與野草,本不相干。但有個異想天開的中國人,讓它們結合,菌草由此誕生。那是1986年,林占熺用野草替代木頭種蘑菇成功,此草即菌草——可用來培養食用或藥用真菌的草本植物。今天,菌草之用已遠超字面含義,在脫貧、治沙、畜牧、發電等可持續發展前線,釋放出巨大潛力。
2018年11月16日,中國菌草在APEC峰會前的巴布亞新幾內亞露面。當天,在中國和巴新兩國領導人見證下,中國援巴新菌草旱稻技術項目協議正式簽署。“這里會成為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的典范。”望著當地高達數米的巨菌草,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員林占熺自信地說。作為國家菌草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帶頭人,林占熺在努力推動另一件很多人沒聽說過的事:用菌草在黃河兩岸立起生態安全屏障。
“這是中國人的一個發明”
40年前,福建推廣段木養菇,為人們打開致富大門。時為三明真菌研究所技術員的林占熺卻憂心忡忡:食用菌生產若靠大砍樹木,勢必產生“菌林矛盾”,付出巨大生態代價。
林占熺靈機一動,能否用草代替木頭栽培食用菌?回到母校福建農學院,林占熺利用業余時間探求答案,在1986年初成功地以芒萁等野草為原料種出食、藥用菌,后在日內瓦國際發明展上獲大獎。
1996年,在首屆菌草技術國際研討會上,林占熺正式為菌草確定英文名“Juncao”。有人擔心外國人不明此為何物,“看不懂沒關系,那他就來學吧。”林占熺說,“我就是想讓世界知道,這是中國人的一個發明。”
菌草,是“菌”與“草”融合產物,顛覆了已有認知。比如那像甘蔗但更高的巨菌草,有人一見就說它費水費肥,斷難在干旱地區推廣,但林占熺實測發現,生產一噸鮮草耗水約19噸,只相當于一噸青貯玉米用水三分之一,而菌草更省水。
林占熺的菌草創新之路越走越寬,已選育45種菌草,菌草技術從“以草代木”種菇擴展到菌草生態治理、菌草飼料肥料、菌草發電、菌草材料等眾多領域。菌草也越走越遠,從福建擴展到寧夏、西藏、貴州等多個省份扶貧治沙,從中國傳播到巴新等105個國家。
“幫助老百姓擺脫貧困,才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林占熺是菌草技術發明者,卻不熱衷商業化,被譏“沒有經濟頭腦”。他坦言:“如果走個人發財的路,億萬富翁也不算什么,我覺得用技術幫助老百姓擺脫貧困,才是生命最大的價值。”
作為女兒和助手的林冬梅說,30多年曲曲折折,正是林老師的固執,才有了菌草、菌草技術和菌草產業,受到那么多發展中國家青睞。
福建幫助巴新東高地省發展菌草始于1997年。林占熺頭回來這個南太平洋島國時吃了一驚:當地是茅草房,85%以上的人穿著樹葉。“作為科技工作者,我覺得有責任,幫助當地人種草養菇脫貧致富。”他說。
刀耕火種的部落社會,菌草技術要進村入戶絕非易事。這逼著林占熺團隊因陋就簡、因地制宜:地里挖條溝,覆上薄膜,就有了種菇所需的保溫保濕環境。當年在福建鄉下用汽油桶建滅菌灶的土法,也在巴新派上大用場。“就是要讓老百姓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做就成。”林占熺說,他們顛覆了工廠式菌業生產方式,讓所有人都參與獲益。(來源:石獅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