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縣舊縣鎮范廟村的安徽百麓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黑皮雞樅菌包由秸稈和木屑構成,通過粉碎,增料發酵,裝入袋中就成為培養菌類的菌包。一個菌包的生成大概需要750克秸稈,經過兩個半月的培育,可以生產雞樅菌約250克。一噸秸稈經過處理大約可生成1300個菌包,可產雞樅菌鮮品0.33噸左右,按照每斤25元的市場售價來算,一噸秸稈培育出的雞樅菌可帶來1.65萬元收入。
采摘菌菇后,秸稈做成的菌包去哪兒了?該公司負責人董建國給出了答案——有機肥廠。使用后的菌包不會浪費,而是經過二次發酵,制成生物有機肥,作為第二年的肥料撒入地中,提高耕地肥力。
據了解,百麓公司二期項目中,秸稈存儲倉庫、有機肥廠作為重要子項目正在按計劃建設。“我們將建成大型標準化菌包廠、現代化實驗室、有機肥廠等,形成秸稈回收、粉碎利用種菌菇,菌渣加工成有機肥再次還田的環保循環模式。”董建國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加緊建設二期項目,建成后將形成三產融合的生態循環農業,預計年產食用菌鮮品1.2萬噸,有機肥10萬噸,每年可解決8至10萬噸的秸稈,消化10-12萬噸的畜禽類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