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06-17
來源:重慶晨報
近年來,重慶市黔江區石會鎮致力于打造綠色產業,發動村民栽桑養蠶。但桑葉采摘完后留在地里的桑枝,以前當地人要么用來當柴燒,要么散爛在土地邊。隨著生態產業鏈的延伸,廢棄桑枝變廢為寶,成為加工食用菌的主材之一,長出的一朵朵生態菇,撐起了當地村民的“致富之傘”。
6月11日上午,在該鎮關后社區2組的弘凡農業產業園內看到,一堆木屑堆成了一座小山。這些就是收購當地農戶廢棄的桑枝,用機器打碎后用來種植加工食用菌。
小木屑也能做成大產業,隨著石會鎮生態產業鏈的延伸,廢棄的桑枝也大有用處。
該園內14個菌類生產車間內種植的香菇、黑木耳正在茁壯成長,達到采摘標準后進行采摘,經烘干后銷售至全國各地。
據了解,該產業園已投放菌棒110萬棒,年產值在550萬元。除此之外,該產業園已經與該鎮中元村達成了50萬棒菌包的投放意向,綠色食用菌發展之路,也在當地延伸。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