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貴州省安順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宋旗鎮創新村聚福菌食用菌大棚內,香菇長勢良好。
香菇采摘好,運送到100米處的加工廠,分揀后,部分作為鮮菇銷售到市場上,其余用于生產香菇面條、香菇醬油、香菇醋、香菇月餅等。香菇,這個小小的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再從大到精深加工,演繹出致富的傳奇故事。目前,創新村的香菇大棚規模發展到1000個,輻射帶動西秀區、鎮寧、普定、畢節市等地香菇發展,闖出了小香菇逆襲成大產業的新路子。
安順經開區創新村原本不生產香菇,香菇種植,源于8年前的一次嘗試。據創新村黨支部副書記王仕榮介紹,“以前,村民主要種包谷、水稻,收入低,不少青壯年勞動力紛紛到外地打工。盡管離城不遠,但仍處于貧窮落后的狀態。要致富,必須突破傳統的發展方式,走高效經濟路子,闖出一條富裕路。”
因久于貧困,創新村在脫貧攻堅的進程中,開始想招數,謀發展。2012年,創新村黨支部的幾位黨員每人投資幾萬元建大棚,引種香菇。一年后,不僅收回成本,還凈賺四五萬元。初嘗甜頭,不少村民紛紛改變種植方式,改掉玉米等傳統農業,發展香菇產業。村民的熱情化為創新村創業的激情。創新村村支兩委成立富民食用菌專業種植合作社,采取“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由合作社建好大棚后拿給貧困戶種植,統一為村民提供菌棒、技術指導、回收銷售等。
自合作社成立后,參與種植的村民越來越多,從2012年的幾個大棚到2013年的十幾個大棚,再到2014年的40個大棚……引種試種、攻克技術難關、建設種植大棚……安順市在食用菌種植上成功地邁過了一道又一道坎,開啟香菇規模化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