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農科院和廣靈縣聯合舉辦了山西省羊肚菌栽培技術交流會。會上,當地院縣領導議定合作成立專門的廣靈縣羊肚菌栽培技術推廣試驗中心,明確未來幾年內要將廣靈縣建設成為全省乃至全國羊肚菌的栽培中心。科技扶貧、科技下鄉給羊肚菌產業大發展帶來新機遇,在山西省農科院幫助下,他們試種的羊肚菌畝產鮮品有望突破500公斤,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大力推動羊肚菌種植向產業化方向邁進,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廣靈縣是國家深度貧困縣,農業種植長期以玉米等雜糧為主,農民收入較低。近年來,為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當地縣委縣政府一直努力引導農戶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現代設施農業,并將具有優勢的食用菌產業作為縣域特色產業予以大力扶持。但由于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的指導,種什么、怎么種的問題一直未能得到有效解決。針對貧困縣面臨的這一共性問題,山西省出臺了一系列科技扶貧政策,引導、鼓勵科研院所、農業科技人才下鄉,助推當地扶貧產業的發展。借助這些政策紅利,廣靈縣與省內科研院所的聯系大大增強,過去因技術制約帶來的諸多問題正逐步改善。
“菌中之王”羊肚菌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價格昂貴的食用菌。由于市場對羊肚菌需求的不斷增大,許多地方都在探索羊肚菌人工化、產業化栽培之路。但要將這種珍貴的野生菌實現人工種植卻并非易事,因為羊肚菌的生長對溫度、濕度、土壤、通風、光線等環境要素都有極高的要求,沒有專業的技術支撐,很難保證穩產與高產。
此前,廣靈縣委縣政府已和山西省農科院簽訂了院縣共建協議,雙方就“產業發展、科技先行”達成共識,并確定首先圍繞廣靈食用菌產業發展進行資金、人才、技術等全方位合作。協議簽署后,省農科院派出專家石建森老師常駐廣靈提供食用菌種植技術服務。該專家在實地調研過程中發現廣靈縣的野生羊肚菌品相優良,初步認定該縣種植羊肚菌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優勢,因此向縣里提出試種建議。在得到縣里支持后,于2018年底在作疃鄉青山莊園大棚內開始了人工試種。在石老師的全過程指導下,今年4月試種獲得成功,畝產鮮品可望突破500公斤,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倍多。科技扶貧為廣靈做大做強羊肚菌產業帶來了新的契機。
此外,在另一支科技下鄉隊伍——大同大學炭材料研究所科研人員的指導下,廣靈縣養麗食用菌種植合作社大棚內人工種植羊肚菌也獲得成功。該所于2019年1月上旬播種,之后雙方通力協作,并布設溫濕度監控系統進行精心管理,種植70天后就有“報信菇”破土。經測算,該所指導的羊肚菌鮮菇每畝產量可達400公斤左右,產值可達6萬元以上,極大地提高了當地農民通過種植羊肚菌脫貧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