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現民:從事食用菌技術研究四十年 無私奉獻社會
姓名:鎖現民
出生年月:1949.11
工作單位:河南洛陽獻民生物工程研究所
技術專長:食用菌工廠化液體菌種制作
推薦單位:洛陽市園藝工作站

鎖現民,男,1949年生,1969年當兵入伍,1971年入黨,1976年復員回到偃師縣(現為偃師市)農科站工作,任辦公室主任。現任洛陽獻民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長、河南省老科學家協會常務理事。
1981年,在偃師縣農業局和洛陽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支持下,鎖現民率先成立了偃師縣食用菌研究所,承擔了“洛陽地區各種農作物秸稈生產平菇試驗”的課題,具體材料有玉米芯、玉米稈、豆稈、麥秸、花生秸、花生殼、紅薯秧、棉籽殼、棉稈、雜木屑、雜鋸末等,從發菌到出菇有了全部的原始數據,受到縣、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等部門多次表彰。1995年開始液體菌種的實驗,1997年在全國范圍內最先把磁力攪拌器稱為電磁搖床,用于食用菌液體菌種生產,并在上海《食用菌》雜志上發表文章,詳細介紹了電磁搖床的應用方法,為之后各地液體菌種的推廣應用起到了參考作用。

2002—2006年,鎖現民在洛陽技術學院擔任專職食用菌教師,4年內培訓了上千名液體菌種學員。同時,他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液體菌種技術和設備,將液體菌種發酵罐銷售至全國各個地區,還出口俄羅斯、美國、法國、吉爾吉斯斯坦,韓國等國家。
2003年以來,鎖現民堅持對食用菌菌粉的研究,將老百姓日常食用的五谷雜糧通過液體菌種轉固體發酵,再烘干、粉碎,使其發生質的變化,由普通的以淀粉為主要成分的糧食轉化為食用菌菌絲蛋白,經此華麗轉身,使其價值翻了數十倍。2004年,他開始建造食用菌多糖提取工廠,并于當年投入生產,實現日產靈芝多糖50千克,靈芝多糖萃取技術由日本引進,但他經過消化改進,使靈芝多糖的提取率由過去的12%提高到35%。
2006—2008年,鎖現民與上海交大生物科技公司合作,共同開發食用菌生物殺菌殺蟲劑,原料采用收過煙葉的煙稈,提取煙稈生物堿,用于食用菌雜菌和蟲害的防治。在十幾年前,他已具備超前的環保意識并在生產中應用環保技術。
2009年,他從臺灣地區引進牛樟芝菌種,開始了牛樟芝的研究試驗,與山西神農農產品有限公司及臺商合作,成功生產出牛樟芝菌粉和牛樟芝茶葉。
2015年,鎖現民開始了液固耦聯發酵罐的研究,菌罐由小到大,現有600升、1000升、2000升及6000升的規格,并已投入生產,使培養周期從過去的十幾天縮短為現在的4天。
鎖現民及其團隊潛心研究食用菌技術近40年,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6項。當前,他又著手開始30 000升液固耦聯發酵罐的研究,本項目研究成功后會大大節約生產成本,將成為食用菌產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革命。
榮譽:2019年被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評定為“中國鄉村菌業專家”,并成功入選由中國鄉鎮企業協會食用菌產業分會編撰、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菌業人生·中國鄉村菌業專家風采錄(20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