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貴州省畢節市金海湖新區緊緊圍繞“一心四片八線”的農業產業調整布局、發展“十二大產業”的部署要求,積極培育食用菌產業,把發展食用菌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舉措。
在文閣鄉文閣社區中軍食用菌培育場的大棚里,一排排菌棒整齊擺放,一簇簇平菇破棒而出,長勢喜人。最近,市場上的平菇單價漲到了6元,中軍食用菌培育場負責人葉娟瞅準時機,和務工人員一道抓緊采摘、銷售。
“我們培育場優先聘用周邊貧困戶務工,目前有固定工人5人,臨時工15人,年產量大概在18萬斤左右。”葉娟說。
2017年,在文閣社區的支持和幫助下,葉娟建了6個食用菌種植大棚。在了解周邊市場的需求和發展潛力后,她選擇周期短、見效快、風險小的平菇種植。現在,她的食用菌產業越做越好,每年能帶來50余萬元的收入。
文閣鄉三元社區的慧豐食用菌種植基地里同樣是一片豐收的景象。該種植基地有溫室大棚10個,占地10余畝,是當地群眾胡顯義響應新區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號召、在政府的幫助和支持下發展起來的,如今也有了不錯的成效。
“我們建這個種植基地,政府給我們免了稅,還隨時關心過問銷路。”基地負責人胡顯義說,為促進大棚更好地發展,他將和其他種植大戶抱團,把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實現共同致富。
文閣鄉還利用得天獨厚的森林資源,引導群眾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張倫孝是文閣鄉中寨村的食用菌種植大戶,在政府的引導下,他利用村里森林資源,大力發展冬蓀種植,去年種了300畝冬蓀,收獲了700多斤干菌。
文閣鄉農業服務中心主任付修煉說:“文閣鄉主要在海壩村和中寨村等地發展林下食用菌產業,采取大戶種植、貧困戶在里面務工的形式,帶動大家增收。”
文閣鄉食用菌種植只是金海湖新區的一個縮影。新區各鄉鎮結合自身優勢,紛紛加入食用菌種植的行列。為加快食用菌產業發展,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新區以“公司+源頭制種基地+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的利益聯結機制,讓群眾走上致富路。
“我們充分利用恒大援建的1178個大棚,建設冬蓀、平菇、香菇等食用菌種植基地,以此增加就業崗位,帶動貧困戶增收。”金海湖新區農村工作委員會產業辦負責人張羽說,目前,金海湖新區已有食用菌1143畝,帶動2729戶農戶增收。小小的食用菌,漸漸成為了新區致富路上的重要產業。
(來源:金海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