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9月7日消息,農業農村部發布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9325號建議的答復稱,《全國農藥產業發展規劃(2021-2025年)》,目前已形成初稿,分析了當前農藥產業發展基礎、面臨的形勢要求和問題挑戰,提出了“十四五”發展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工作重點和保障措施。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廣泛征求有關方面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盡快發布實施,部分答復如下:
一、關于制定農藥行業發展規劃
農藥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關系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中國農藥產業經過60多年的發展,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過程,從2005年開始,已由原來的農藥供給不足、依賴進口,發展成為全球第一大生產國和出口國。
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藥產業發展,在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實施后,制定了《農藥登記管理辦法》《農藥生產許可管理辦法》《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等5個配套規章和6個規范性文件,逐步使農藥管理進入了規范化、法治化軌道。
二、關于支持農藥創新與研發項目
創新驅動是做大做強農藥產業的內在動力。近年來,農業農村部高度重視農藥新產品創制及推廣應用,不斷加大農藥研發投入,中央財政每年安排1680萬元,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設立病蟲草害防控功能研究室,聘用24名專家,圍繞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病蟲草害防控技術開展研究,在建立水稻、玉米、小麥等主要作物病蟲草害綜合綠色防控技術體系的同時,研制篩選出一批殺菌、殺蟲、除草綠色高效復配藥劑。
此外,積極探索構建共擔創新風險、共享創新收益的農藥創新合作機制,由廣西田園生化股份有限公司牽頭,集聚農藥行業骨干企業、科研、教學單位的資源優勢,成立國家高效低風險農藥科技創新聯盟,在小麥赤霉病防治用藥等新型綠色農藥創制開發方面取得突破。
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切實加強新農藥創制和推廣應用,加大扶持力度,推動科研、教學、推廣單位和農藥企業協作,打造覆蓋農藥創新全鏈條、全環節、對農藥創新具有強大支撐能力的創新平臺,圍繞草地貪夜蛾、沙漠蝗蟲等重大病蟲草防控的需要,以及高毒農藥、老舊農藥替代和航空植保、綠色發展的需要,創制一批高效、低風險(低毒低殘留)的綠色農藥新品種和新劑型,為國家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提供有力支撐。
三、關于加強專業化防治組織的引導
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是現代植保發展方向。近年來,農業農村部結合落實重大病蟲統防統治補助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在小麥、水稻、玉米等重大病蟲重發區,開展“統防統治百縣”創建活動,扶持一批管理規范、裝備精良、服務高效的植保專業服務組織,購置無人機等大中型高效植保機械,構建農技部門、服務組織、農藥(械)企業合作服務機制,拓展服務內容,擴大服務范圍,提升服務水平。
實踐表明,病蟲害專業化防治組織的發展,明顯提高了防治效果、減少了農藥使用量,在穩定提高糧食產量、控制農藥殘留污染、減少人畜中毒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下一步,農業農村部將依托全國農業技術推廣協會,在全國認定一批星級服務組織,促進統防統治提檔升級,示范引導專業化防治組織發展,推進科學安全用藥,促進農藥減量增效。
四、關于探索引進農資使用注冊資格制度
農資使用管理是農資監管的重要環節。新修訂的《農藥管理條例》設立農藥經營許可制度,明確規定農藥經營者應當是具備農藥和病蟲害防治專業知識,熟悉農藥管理規定,能夠指導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經營人員。農業農村部制定的配套規章《農藥經營許可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農藥經營者應當是具備農學、植保、農藥等相關專業中專以上學歷或者專業教育培訓機構五十六學時以上的學習經歷,熟悉農藥管理規定,掌握農藥和病蟲害防治專業知識,能夠指導安全合理使用農藥的經營人員。農藥經營許可制度的實施,提高了農藥經營準入門檻,經營人員素質和科學安全用藥指導水平也隨之提升。
同時,農業農村部加強科學安全用藥技術培訓和指導,從2012年開始,在全國組織開展“百萬農民科學安全用藥培訓”活動,僅2019年就培訓農民300萬人次。編發30萬張《農藥科學安全使用掛圖》、16萬張《禁限用農藥名錄》,張貼到農業村屯和農藥經營門店,指導農民精準高效使用技術,著力提升科學安全用藥水平。
下一步,將積極強化基層農技隊伍建設,加強農藥使用技術指導和培訓宣傳,結合農藥經營門店標準化管理服務試點,探索“持證上崗、開方賣藥”服務方式,提高農民科學用藥意識和技術水平,保障糧食安全、農產品質量安全、人畜健康安全和生態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