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近日,在江西安遠縣天華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董事長黃巧珍正忙著查看海鮮菇的長勢情況。走智慧農業之路,做現代農民。這是黃巧珍一直秉承的信念。正是這樣深耕農業、堅持創新,讓她在技術攻關、企業經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不久前,她獲得了贛州市第五屆“十大科技創新人物”提名獎。
黃巧珍是福建省寧德市人,大學畢業后于1999年來到安遠縣創辦了三百山食用菌保鮮廠,2005年成立了安遠縣天華現代農業有限責任公司,并擔任董事長至今。
扎根安遠紅土地22年,黃巧珍在創業過程中始終堅持技術引領、科技創新,把企業創辦成為江西乃至全國食用菌行業的排頭兵,代表江西省制定食用菌產業地方標準,先后獲得江西省“贛鄱英才555工程”領軍人才、江西省勞動模范、贛州市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榮譽。同時,她以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組織科研攻關成功實施的“棚室掛袋黑木耳產業扶貧項目”幫助安遠縣10%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項目錄選國家扶貧辦2019年全國“企業精準扶貧綜合50佳案例”,不僅是江西省唯一錄選綜合50佳案例的企業,也成為全國僅有的兩個錄選綜合50佳案例的縣域內企業之一。
到安遠縣創辦企業后,黃巧珍就開始對杏鮑菇種源進行馴化,人工模擬杏鮑菇的生長環境。經過不懈努力,她在全國率先研發出杏鮑菇床架式周年生產技術,成功填補了國內杏鮑菇工廠化生產的空白,開創了江西省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先河。
為提升企業的研發能力,黃巧珍于2010年組建了江西省第一家民營科技研究院——贛州市創新生物科技研究院,并擔任院長。在她的牽頭組織下,研究院先后承擔科研項目42項,完成研究成果9項,獲得專利技術13項,發表相關論文30余篇,代表江西省制定食用菌產業地方標準7項,實施成果轉化2項。
2015年,黃巧珍牽頭開發了“白雪菇周年栽培”技術,實現了周年生產,每袋產量、商品菇率、生物轉化率居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技術成果通過省級科技鑒定。2016年,黃巧珍主持研發的白玉菇液體菌種,改變了傳統的固體菌種接種模式,與固體菌種相比每袋節約成本0.12元,省時80%,縮短養菌時間40天,經專家測算綜合效益提高20%以上。該技術不但大幅度降低了食用菌生產成本,而且填補了江西省使用液體菌種的空白。
2020年,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的“招工難”“用工貴”問題,黃巧珍積極尋找對策,帶領廠內技術人員和科研單位聯合攻關,通過引進自動化機械手臂,構建打包自動化生產線,實現海鮮菇打包作業全流程自動化操作。如今,堅持科技創新的黃巧珍,帶領企業始終走在全國食用菌行業前沿,發展壯大成為集食用菌產品研發、工廠化生產、產品深加工、農產品貿易為一體的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我永遠不會忘記我是農校出來的孩子,做農民、搞農業才是我一生的追求。不管是科研還是扶貧,我都想把他們當成常態化的事情來做。”黃巧珍對安遠的懷土之情讓她不舍離去,對智慧農業的匠心讓她不斷創新,對貧困群眾的大愛讓她堅持扶貧,對社會的責任讓她勇敢擔當……這一樁樁事業、一項項成就,無不是黃巧珍人生旅途的記載,無不是黃巧珍生命搏擊的浪花,這個小女子,用一朵朵小菌菇,撐起了自己、家人和無數困難群眾的“致富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