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走進山東省青島市西海岸新區大村鎮平菇工廠化栽培示范基地,菇房內可明顯感覺到冷氣十足。菇房外,光照指示、加濕指示、排風指示等多個指示燈在控制面板上以不同色彩點亮,工作人員對房間內的各方面指標進行監控調整。一棒棒平菇正舒適地生長在一間間“空調房”中。據了解,得益于這些“空調房”的輔助,實現了平菇生長過程中大通風與低室溫之間的平衡,在達到產能飛越的同時大幅節能,更實現了一年四季皆豐收的美好愿景。
“工廠里有平菇房25間,平均每間有菌包一萬個,一天可出產三噸半鮮菇。”青島綠色家園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江富介紹,通過設計研發專門為平菇生長打造的“空調房”,在大幅度提高產能的同時,實現了80%的節能。在工廠化生產條件下,這里3畝地的廠房可達到200畝地的產能。
傳統意義上的食用菌栽培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一二百畝的產地往往需要上百人參與其中。而在大村鎮的平菇工廠化基地里,平日只需五六個工作人員在這里忙碌。同時,食用菌栽培也帶動產業鏈的發展,從菌包制作到原料回收等環節,都需要工人參與其中,帶動勞動力就業。
大村鎮食用菌有著深厚的發展歷史,如今,“蘑菇之鄉”已成為該鎮的一張靚麗名片。據統計,當地目前引進培育了7家龍頭食用菌企業,建設食用菌種植棚1800余個,全鎮年菌棒保有量800-1200萬棒、年產食用菌3000余噸,年實現銷售收入5000余萬元,帶動勞動力1800余人,實現了產業由單一種植到規模產業化的量變,進而在鄉村振興之路的探索中不斷突破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