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寶豐縣學史力行,立足本地特色,把食用菌種植作為農業結構調整、鄉村振興產業謀劃、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載體,探索出了一條符合鄉情的特色產業發展新路子。
加強組織領導,示范引領帶動。成立縣委常委任組長的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對全縣食用菌產業發展工作的全面領導。成立珍稀菌產業鏈服務專班,定期召開技術小組工作會議,總結工作經驗,交流種植技術,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充分運用全域黨建的工作方法,把支部建在食用菌產業鏈條上,以黨建工作引領全縣食用菌發展。創新管理模式建立了政府引領、公司主體、村合作入股、群眾參與、基地回收的“五統一”模式,公司提供菌棒和菌種供群眾生產經營,統一提供技術,統一承擔水電費等運行費用,統一回收產品銷售后將利潤分配給菌農,使群眾的損失和風險后置。
科學合理布局,基地建設帶動。按照科學化、標準化要求,將國內的最新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產業園區大規模生產,已建成智慧方艙30座,實現了周年化、持續化的發展,建成了一批珍稀菌龍頭企業和生產示范基地,形成了完整的產、供、銷產業鏈。重點打造了“一園六區”,“一園”即寶豐縣珍稀菌產業園,位于周莊鎮馬川新村,規劃總面積3359畝,投資9800多萬元,建設了30座智慧大棚、300座普通大棚;“六區”即周莊鎮周莊村示范區、中和寨示范區、孫莊示范區、龍王溝珍稀菌示范區、李莊鄉裕豐源示范區、張八橋鎮姚店鋪種植示范區。目前,全縣已發展珍稀食用菌大棚2000座,林下種植珍稀菌1500畝,初步形成了珍稀菌產業發展新格局,成為河南省重要的珍稀菌種植基地。
加強交流合作,人才技術帶動。加強與各高校、科研院所、各級菌業協會的交流合作,做好食用菌科技、管理人才的選拔、培養和引進工作。成立研發中心,邀請10余位國內知名食用菌專家組成科研團隊,持續在菌種選育、生產工藝改良、種植模式創新等方面進行研究探索,實現了赤松茸畝產達萬斤,羊肚菌畝產超千斤。與華中農業大學結合,建立博士工作站等合作平臺,引進人才、技術,壯大食用菌人才力量。舉辦各類種植技術培訓班,組織現場觀摩交流活動,幫助農民提高科學種植的水平和能力。發揮寶豐縣食用菌協會作用,促進企業、合作社、種植大戶等社會力量形成合力,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共贏。
推進品牌創建,市場營銷帶動。打造特色品牌嚴格按照“三品一標”綠色農產品生產要求進行管理,確保食用菌產品的安全性。截至目前,全縣已有8項特色產品申報通過綠色食品認證,爭取了食用菌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主動權。與國家、省、市食用菌協會密切結合,擴大寶豐食用菌知名度,提高品牌效益。同時,大力開拓銷售渠道,增強寶豐食用菌在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最終形成了具有影響力的“寶豐赤松茸”“寶豐羊肚菌”等大宗品種和優勢品牌,走出了一條具有寶豐特色的樹品牌、創名牌、多創匯的食用菌產業化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