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走進貴州省大方縣長石鎮楊柳村食用菌種植基地遮陰棚,基地負責人李昌鍇迅速查看安插在土壤里的溫度計。“11℃,正適合。”李昌鍇說,氣溫6℃到20℃是羊肚菌生長的最佳溫度,低于4℃會被凍壞,高于20℃就會影響羊肚菌品相。
查看完溫度,李昌鍇立即走進另一個大棚,查看土壤濕度計。“70%,濕度還不夠。”李昌鍇說,羊肚菌生長期,濕度不得低于80%。
看到遮陰棚里的小拱棚薄膜封閉完好,他立即把兩頭的薄膜掀起來。“羊肚菌出土后,需要通風,需要供氧。”李昌鍇說,但是通風口過大和通風時間過長,都容易造成棚內的溫度濕度降低,影響羊肚菌生長,因此需要隨時巡查管護。
2020年冬天,李昌鍇考察了四川南充羊肚菌種植情況:家家戶戶種植羊肚菌。當地老鄉給算了一筆賬,一畝地最少可產500斤鮮羊肚菌,一斤按100元計算,就是5萬元。回來后,李昌鍇立即租種了家門前的7個大棚。由于管護到位,7個大棚一畝多點地,收獲了230斤干菌,賣了7萬多元。
2022年,李昌鍇擴大規模,成立了專業合作社,租下楊柳村97個大棚種植羊肚菌,還建起了菌種加工廠,進一步節約了成本。據測算,畝產值在6萬元以上,97個大棚40多畝地產值應該超過250萬元。(來源:貴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