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食用菌品種,滿足市民消費需求,北京市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積極開展食用菌試點工作,并在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的技術支持下提升改造智能系統,助力木耳品質和產量大幅度提升。
近日,走進昌平區南口鎮紅泥樂農場日光溫室,一朵朵雪白如玉的玉木耳在菌棒上簇擁生長,甚是喜人。經過40余天的精心培育,玉木耳已進入出耳盛期。
北京圣泉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靜介紹,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今年給合作社引進新品種玉木耳,并定期上門做技術指導,玉木耳深受市場歡迎。
玉木耳營養價值較高,生長環境對溫室里的溫度、濕度、光照、通風都有較高要求。區農業技術推廣站集成新風、水冷空調降溫、超聲加濕、補光、控制等智能系統,使環境參數實現遠程電腦控制和自動運行,有效提升了食用菌生產的可控性和穩定性。
合作社今年分別種植了2大棚的黑木耳和玉木耳,每個棚400平方米,這些木耳的售價在14到18塊錢/斤。木耳產量高,一個菌棒大概能產一斤半到兩斤左右。
今年,昌平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在南口鎮、流村鎮、陽坊鎮等開展食用菌的試點工作,在栽培方式上引入架式栽培,解決了菌棒水平碼放受水不均的問題。還引入吊式栽培,采用塑料編制網將菌棒吊在栽培架上,水分控制和耳片受光更加均勻,菌棒周身出耳,木耳產量得到了大大提高。接下來,區農業技術推廣站將繼續推進食用菌的智能化生產技術,提升農戶的食用菌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