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貴州省甕安縣嵐關鄉立足地理、資源優勢,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引進洞菌培植技術,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實現產業多點開花。
近日,走進嵐關村鰲魚洞組洞菌種植基地,一排排整齊劃一的白色菌包映入眼簾,一籠籠灰白如云朵的洞菌從菌袋中“冒出頭”來,工人們穿梭在菌包堆間,采摘、修剪、打包……
據悉,天然溶洞種植洞菌可解決3大難題,一是溶洞溫度保持在14℃-18℃之間,一年四季恒溫,解決了夏天持續高溫造成洞菌減產的問題;二是利用溶洞發展洞菌,解決了土地資源連片整合難的問題,降低了生產成本;三是溶洞面積大,沒有其他外來物的浸染,不受任何病蟲害的干擾等,可生產出純天然的洞菌。
致富帶頭人吳良軍退伍后一直從事冷凍行業,一次偶然的機會了解到洞菌產業,發現洞菌具有產量大、成本低、經濟效益好等特點,毅然轉行開始種植洞菌。
今年5月,吳良軍到鰲魚洞種植洞菌,洞養食用菌技術屬于另辟蹊徑,集工廠化、集約化特點于一體的仿野生種植方法,利用山洞“天然空調”優勢進行培養,產出的食用菌體肥肉厚、色澤亮麗、口感俱佳、營養比例相對較高,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山洞種菌不僅節省了大棚建造等費用,而且產量更高、質量更好。
吳良軍介紹,他種植的洞菌不打藥,是純天然的,大菇用來銷售,小菇曬干后做成香菇沫,菌棒報廢后用來制作有機肥。
目前,吳良軍洞菌種植基地種植7萬多棒,每菌棒約30多斤,預計產量210萬斤,日產近1000余斤。每菌棒生產周期是8個月,每天采摘后,由廣州、深圳、東莞等合作商直接拉走。
下一步,嵐關鄉將加大食用菌產業扶持力度,擴大種植規模,延長產業鏈,著力打造洞菌特色產業,助力農民增產增收,助力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擴面。(來源:天眼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