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達州市應聚焦食用菌特色產業,以加強食用菌全產業鏈建設為重要支持內容,推進政策集成、要素集聚、企業集中、功能集合,打造標準化原料基地,完善體系化冷鏈物流,扶持精細化綜合加工等有機銜接的食用菌產業發展高地。
1.圍繞產業振興,建基地、育品牌。食用菌產業作為生態循環農業的典范越來越受到重視,發展食用菌產業已成為深化農林廢棄物利用、調整種植結構、促進產業振興的有效途徑。達州市應圍繞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充分利用豐富的農林資源、地理和氣候有利條件,選擇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核心村鎮,制定資源利用優惠政策,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財政投入力度,放寬金融信貸政策,培育建設良種化、區域化、規模化、集約化、設施化、標準化食用菌基地;在基地內扶持或引進一批具有市場開拓能力的龍頭企業,推行以“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發展模式,企業為農戶提供原輔材料、菌種生產以及產品回收與加工等產、加、銷一條龍服務,提高食用菌生產的產業化、規模化水平,推動抱團發展。達州市要努力發掘萬源市、宣漢縣香菇、木耳、天麻等產品的特色優勢,大力培育區域公用品牌,挖掘產品增值潛力,提升品牌溢價能力,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望,縮短商品與消費者之間的心理距離,增強對動態市場的適應性,爭取更大的市場競爭優勢,打造品牌農業的利益共同體。
2.圍繞標準運用,強培訓、提素質。食用菌品種選擇、栽培料配制、溫光濕氣和酸堿度調控、滅菌接種操作、菌絲培養和出菇管理措施中,環節多、流程長,稍不留神就會導致污染率升高、減產絕收。所以發展食用菌產業必須以科技進步為支撐,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要利用當地的高校與科研院所,集中力量破解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瓶頸,圍繞菌種品質、原料基質、栽培管理、采收加工各環節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制定行業規范和標準,做到有標可依。要統籌食用菌專業技術人才資源,發展壯大技術服務團隊,構建“育繁推”“三位一體”“少種精管”產業技術服務體系,同時利用線上線下多元化培訓方式,強化標準化生產和管理技術培訓、示范應用,培育一批懂技術、會管理的人才,解決生產一線突出的技術和管理問題,加快示范和推廣先進產業技術,提升從業人員素質,助力現代食用菌產業發展。
3.圍繞資源開發,活政策、促利用。要全方位、多角度審視達州市的資源優勢,堅持可持續利用原則,合理有效開發利用農業副產物和森林資源。食用菌栽培原料大部分是農業副產物和櫟類闊葉樹木屑。在農業種植副產物資源利用上,如何將分散的材料進行有效收集與加工是面臨的首要難題,應完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將農作物副產物收集、加工機械、食用菌生產機具等納入補貼范圍。在森林資源的利用上,要加強與林業部門溝通協調,精準研究控制砍伐量、提高木材的利用率,注意森林間伐和林木綜合利用;其次要從資源節約循環利用著手,研究使用枝丫、落葉和農作物秸稈替代木材栽培菌類的配套技術,探索不同原料、不同配方、不同節本增效技術,合理滿足食用菌栽培對林業資源的需求。在扶持政策方面,應將食用菌栽培大戶的基礎設施建設納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范圍,尤其是深加工項目,應集中財力,加大扶持力度;在農業保險上,可將食用菌栽培納入農業保險承保范圍,提高菇農在自然災害面前的抗風險能力。
4.圍繞短板彌補,精加工、拓市場。食用菌產業要長遠發展,必須加強全產業鏈建設,從科技攻關、研發、成果推廣應用著手,因地制宜解決好“誰來生產、如何經營、怎樣服務”的問題,突出補鏈、延鏈、強鏈,加強現代農業新技術、新方法、新成果的推廣應用,補齊行業短板。首先要加快研發和引進升級新型智能化裝備,全面提升食用菌生產、加工水平和生產效率,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方向發展,降低食用菌從業的資本風險和技術風險,從源頭上釋放產業增長動能。同時完善營銷體系建設,宣傳好產品的特點和優勢,搭建好產品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增進聯系的橋梁,提高產品的商品價值。最后要把握健康中國的戰略機遇,利用各縣(市、區)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強政策支持,在做好食用菌初加工的同時,發掘食用菌食用和藥用價值,大力研發食用菌預制菜、休閑食品、功能食品、天然調味品及含多糖、腺苷活性成分的系列高端保健產品,促進食用菌精深加工業高質量發展。(來源:農家科技,作者:四川省達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