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6-24 14:44
發布時間:2011-06-24 13:49
發布時間:2011-06-22 16:52
發布時間:2011-06-21 17:58
發布時間:2011-06-20 15:49
發布時間:2011-06-18 11:11
的1萬元“帶頭增收獎”獎金。&bsp;&bsp;&bsp; 付代軍今年47歲,是中和鎮永龍村人。&bsp;&bsp;&bsp; 2009年7月上旬的一天晚上,在電視上看到一則種蘑菇致富的報道后,付代軍突然橫下心來:不再打工了,返鄉種...
發布時間:2011-06-18 08:44
發布時間:2011-06-15 09:59
發布時間:2011-06-14 11:52
查看大棚里蘑菇的長勢,看著柔嫩的蘑菇長勢旺盛,再過兩天就要出菇了,老馬的心里踏實了許多。&bsp;&bsp;&bsp; 2006年,黑龍江省慶安縣豐收鄉積極引導廣大農戶種植雙孢菇,鄉農機站干部馬清貴積極響應號召,...
發布時間:2011-06-14 10:21
采訪,正在采摘雙孢蘑菇的李昌新高興地談起了自己的蘑菇經:“今年3月,我在湖南仕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關照下,領回了2140袋菌包在自家培養,今天已是第5次出菇,3個月時間,公司共回購了我1800斤菇,小賺了...
發布時間:2011-06-14 08:50
服務為前提,不斷完善各項舉措,使食用菌產業發展規模有了新突破。&bsp;&bsp;&bsp; 一是加強技術培訓,實現標準化生產。通過組織技術培訓、聘請專家講課、發放技術資料、播放光盤等形式對菇農進行多方面的技...
發布時間:2011-06-13 13:48
始熱鬧起來,當地不少農民利用空閑季節,幫帥勝杭采收香菇,增加家庭收入。近年來,帥勝杭利用山核桃殼栽培食用菌,不僅解決了山核桃蒲殼的處理問題,還解決了本村一部分剩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既改善了環境...
發布時間:2011-06-13 09:44
發布時間:2011-06-13 09:08
到,菇棚架上一袋袋菌筒排列整齊,一朵朵晶瑩剔透的銀耳菌花破筒而出。寧德長興種植專業合作社高義喜理事長高興地告訴記者,作為一名來自“食用菌之都”古田縣的投資商,2009年受蕉城區農業局的盛情邀請,決...
發布時間:2011-06-10 08:56
果樹下種植栗蘑,讓農民額外增收。作為北京最大規模種植栗蘑的昌平區,今年預計栗蘑種植規模為75萬袋,總產量達30萬公斤,農民增收600萬元。&bsp;&bsp;&bsp; 據北京市昌平區農委副主任殷永增介紹,為發展林下...
發布時間:2011-06-09 10:00
果樹下種植栗蘑,讓農民額外增收。作為北京最大規模種植栗蘑的昌平區,今年預計栗蘑種植規模為75萬袋,總產量達30萬公斤,農民增收600萬元。&bsp;&bsp;&bsp; 據北京市昌平區農委副主任殷永增介紹,為發展林下...
發布時間:2011-06-09 09:59
發布時間:2011-06-08 08:51
發布時間:2011-06-08 08:51
,大門上方還有一塊大招牌——農村科技服務超市丹陽食用菌產業分店。3月初籌建起的科技超市剛剛“百日”,6月4日,省科技廳有關人員領著省城的媒體來此采訪。&bsp;&bsp;&bsp; 4日上午,記者來到這家以食用菌...
發布時間:2011-06-07 11:02
有一座黑色帆布條架設的大棚,棚里不時飄出陣陣香味,這是該屯退伍軍人韋鍵的香菇棚。&bsp;&bsp;&bsp; 去年底,在湖北當兵8年退伍回鄉的他,看到麻石村經濟落后,群眾收入低,村里剩余的勞動力很多,于是辭掉...
發布時間:2011-06-03 08:47
出名,鄉里因為他而致富。他的事跡多次見諸報端。 這么多年過去了,姜建新沒有躺在原地吃老本,而是不斷在草菇種植上求創新。最近,他將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草菇引進到江南并四季種植。成功后,他卻將技術毫無...
發布時間:2011-06-03 08:41
出名,鄉里因為他而致富。他的事跡多次見諸報端。 這么多年過去了,姜建新沒有躺在原地吃老本,而是不斷在草菇種植上求創新。最近,他將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草菇引進到江南并四季種植。成功后,他卻將技術毫無...
發布時間:2011-06-03 08:40
養殖是村民致富的一個特色產業。今年春夏的異常干旱天氣,讓這個村發展林特產品養殖的村民因為缺水而焦灼,尤其對于今春剛引進靈芝養殖項目的劉萬有、高竣工、張財富三戶來說更是如此。&bsp;&bsp;&bsp; 靈芝...
發布時間:2011-06-03 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