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西部農民增收 信貸扶持:多家伸手多家贏
發布時間:2003-08-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農民“貸款難”現象普遍,直接原因在于農民信用程度低。內蒙古中西部一些地區以項目為載體,把政府的扶貧資金、干部的幫扶、企業的擔保等資源整合起來,解決農民貸款難,成功地實現了“多家伸手多家贏”。
“提高農民的信用度,首先要提高貸款項目的信用度。”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東勝區信用社理事長張增強說:“1999年以前,我們把大量的貸款用于農民買化肥、地膜……因為這些投資項目本身回報率低,造成60%的貸款變成呆壞帳。”
2000年,東勝區信用社改變了做法,放貸前就篩選項目。東勝區蔬菜供應80%靠外調,引導農民圍繞“菜籃子”找財路;針對城市居民“綠色”消費觀念,發展土種雞草場飼養業;吸引乳品企業進村建立奶站,發展奶牛養殖業。
東勝區政府從財政拿出100萬元,用于農民建設蔬菜溫室貸款貼息,重點扶持有經營頭腦的農戶典型示范,輻射帶動連片發展菜籃子工程。當年建起蔬菜溫室478個,第一茬蔬菜上市,每個溫室收入6000多元。記者近日采訪時,東勝區的蔬菜溫室已超過1000個。張增強說:“信用社放貸1200萬元當年全部收回。選準優質項目,放貸就成功了一半。”
內蒙古豐鎮市連續兩年退耕種草30多萬畝,農民們非常想跟著龍頭企業飼養奶牛,然而,信用社的資金在前幾年政策性支農中大部分成了呆壞帳。信用社僅能調劑出1600萬元支持農民養殖業,市政府積極與內蒙古伊利集團聯系,把近3000萬元扶貧款交給伊利原奶事業部,企業按1:1匹配資金與信貸資金捆綁,集中投放在沿公路的11個村,支持農民買奶牛。截至目前,企業在各村都建起奶站,農民已經買回6133頭奶牛。
內蒙古察右前旗大廟村原先以種植業為主,2000年,當地一家乳品企業看中這里有著30多年的奶牛養殖歷史,在村里設了奶站。為了解決買奶牛資金問題,察右前旗政府采取了“政府貼息、企業擔保、信用社放貸、奶資償貸”的辦法,信用社向這個390口人的小村投放了500多萬元貸款,發展奶牛480頭。信用社主任李勇說:“大廟村人均負債1萬多元,但它的償貸能力非常強,一個月的奶資進帳幾十萬元。我們把貸款放在這里,放心。”
記者調查發現,采取多家“伸手”的方式,不僅能成功解決農民貸款難,還可以收到多贏的效果。凡是農民信貸盤活的地方,信用社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