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經營下傳農業信息
發布時間:2003-09-0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農業信息工作我們一直在做,但計劃經濟時期的主要任務是下情上報。墑情、苗情、旱情、災情,農情經過搜集、匯總、上報,國家依此調控經濟運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出于宏觀調控需要,這些工作依然在做,而且范圍有所拓展。統計部門的農調隊,物價部門的觀察點,農業部門的基點調查,他們不僅搞傳統的統計,也開展農業經濟動態調查。但是,他們工作的性質沒變——制作上傳信息,為上級決策提供服務。
市場經濟,結構調整,農民需要信息。農業信息工作的任務就不僅是上傳,還要下傳——用信息服務農民,指導產銷。筆者頭一次采訪農業部召開的農村經濟信息工作會議距今已快十年了,那時候就提出要將農業信息服務作為各級農業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記得當時的狀況是,由于基層農業部門和鄉鎮一級政府承擔網絡的日常運行費用有困難,所以,上傳信息依舊走在鄉間小路上,通過水陸交通,而非電子郵箱進入決策層。
現在的狀況好多了,通過幾年的農村市場信息體系建設,網絡信息已經開始創造經濟效益。然而,進度還不是那么快,發展得還很不平衡,為什么?有兩個問題還沒有解決:隊伍建設問題和信息結構問題。
先說信息結構問題。搞信息工作的人現在都有一個大疑惑:農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信息?一直以來,大家都認為價格信息重要。哪里價格好往哪賣,什么東西價格好就發展什么,目的是“增加農民收入”。但價格信息搞了這么多年,作用并不明顯。原因在于農民從價格信息中難以發現供求變化。其實,一種原料農產品或者鮮活農產品的價格空間有多大?即便很大,對于規模很小的農戶來說也不能解決增收問題。影響農戶增收的不僅是銷售價格,更重要的是質量和數量。因此,政策信息、氣象信息、科技信息更能引導農戶進行結構調整。交通部門一個貨運汽車超載罰款的規定、質檢部門一個檢驗標準的制定、氣象部門一個未來數月溫濕度變化的預報、某大城市一個“農改超”的措施,都會直接引起一個地區、一個品種的供求變化,而農戶據此可以決定種什么、怎么種。
再說隊伍建設問題。能把與當地農業發展有關的政策、氣象、科技、價格信息掰開了,揉碎了,做熟了給農民,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工作,要有當地自己的專業人才。目前,農業信息下傳是政府的服務措施,因此,信息下傳的工作要同上傳一樣得到財政的支持。無論是人員配備還是運行經費,都要有保障。而縣一級農業部門應成為下傳信息的主力軍。
下傳信息在我國是一項全新而難度很大的工作,一定要有新思路,一定要把它經營好。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