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改后農業結構調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發布時間:2003-09-2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實行稅費改革后,農業結構調整將受到直接影響,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信息引導滯后,產業結構趨同現象突出。實行稅費改革后,鎮村干部行政干預權也相對減少,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樣采取“高壓”政策逼著農民搞結構調整了,農民的調整自主性強了。但由于農村信息閉塞,調整成效不大。主體表現為跟著感覺走,照著別人調,別人種芝麻,自己也種芝麻;別人種西瓜,也跟著種西瓜,干什么都是一哄而上,結果導致調整后的產業大都趨同。一旦市場發生波動,又一哄而下,造成損失和被動。如今年許多農民調整擴大西瓜種植面積;但由于今夏雨水偏多,西瓜市場價格較低,調整不增收。
二、科技含量不高,加工轉化水平偏低。以蔬菜為例,現在大多鄉鎮種的仍是普通菜、大路菜,而無公害、無殘留、高附加值的品種還僅僅停在試種階段,星星點點,不能滿足不同消費層次的需求。另外,蔬菜還基本處在賣鮮菜狀態,即使有少量的加工,也只是最簡單的“菜——腌菜”的初水平,談不上發展脫水蔬菜、冷干菜、蔬菜飲品等精深加工。還例如,近年來調整種植花生,可是我們的花生只能剝成花生米或榨成花生油,根本沒有進行深加工,結果花生賣到廣東等不產花生的地區,人家加工成花生醬、五香花生、紅泥花生等幾十個品種,賺了大把的鈔票。
三、服務工作滯后,政策激勵不夠。稅費改革后,農民對結構調整有要求,有熱情,但存在“一個困難,三個顧慮”。一個困難就是資金困難,缺乏調整投入;三大顧慮就是一怕產品無市場賣不出好價錢;二怕種養無技術,質量產品無保障;三怕調整后收入高了,負擔又重了。前些年鄉鎮政府都出臺政策,從資金、物質、技術方面為農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務。近年來,各鎮的財政相當緊張,根本拿不出更多的錢來鼓勵農民搞調整。
如何解決稅費改革后農民在調整中的后顧之憂,這是各級黨委、政府以及各行各業的共同職責。應采取多措并舉的辦法解決:
一、研究市場找出路,突出重點創特色
為調整農業結構,一方面要組織鎮、村干部到外地參觀,開闊視野,轉變觀念;另一方面通過召開各種會議,發動干部群眾分析現狀,探討良策。鎮機關干部利用外出的機會要廣泛開展市場調查,研究各地市場需求走向,然后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調整,著重突出蔬菜、林果、水產等三大產業。
二、面向市場闖新路,不拘一格抓調整
1.讓專業大戶現身說法,鼓勵農民調。例如讓葡萄大王高中山、水產養殖大戶高小來、養豬大戶耿全合等現身說法,可帶動周圍的農民搞調整。
2.民營業主參與形成規模調。要組織從事農副產品購銷戶建起名副其實的農副產品購銷大市場,吸引全國各地的客商前來購貨。
3.發揮科技優勢,注重實效調。利用實施科教興村戰略計劃的契機,著力培養一批具有綜合素質的鄉土人才,不斷引種高新品種,試種成功后再進行全面推廣。
4.制定激勵政策,全員參與調。就農業結構調整要制定一系列優惠政策,對自愿調整的農戶從資金、信息、技術上進行幫扶;對于調整成效大的,年終給予一定物質獎勵。
三、搶占市場拓銷路,產銷對接保增收
一是專門成立農副產品購銷公司,通過在外設立經銷網點定期發布市場信息,幫助大戶聯系銷售業務;二是要培養一批專門從事農副產品購銷市場的“經紀人”和“運銷專業戶”,以解決群眾賣難問題。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