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5-05-21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浙江,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
近年來,浙江著力發展效益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有效地開發利用了農業資源,實施品牌戰略,積極發展名特優新農產品,初步形成了糧油、水產品、繭絲綢、果品、竹木、畜禽、蔬菜、茶葉、食用菌、花卉等主導產業。面對浙江農業的飛速發展,如何進一步做好農業氣象服務?
系列化服務唱主角氣象部門近年來因地制宜,開展了大棚蔬菜種植、水產養殖、高山蔬菜、春季茶葉等多項特色農業的氣象系列化服務。此外,杭州市氣象局還按計劃順利實施了山核桃受精、桑蠶舒適度、高山花卉越夏研究等8大農業豐收獎項目。
系列化服務在時間上跨度大,全程跟蹤服務,追求農產品效益最大化。以水產養殖氣象服務為例,魚嚎是水產養殖中的一大致命傷,它主要由天氣條件造成,加速了水中溶氧缺少,造成魚的大量死亡。湖州市菱湖在1987年僅一次魚嚎就損失了約300萬元。為此,湖州市氣象局2001年花大力氣研制成功了“湖州地區魚嚎預報自動化服務系統”,在最初發布的7次魚嚎預報中,實況出現了7次,其中3次嚴重魚嚎,4次中等程度魚嚎,并及時通知養殖戶,收到了很好的經濟效益。據初步統計,與上年同期相比,養殖戶們少損失至少5至6千擔魚,增加經濟效益近2000萬元。自2002年以來,又新增多個魚嚎觀測點,并建立相應數據庫,建立魚嚎預測、查詢、檢索服務系統。
精細化服務為生命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市場為導向,農產品呈現多樣化趨勢,這就要求農業氣象服務產品越來越精細化。
浙江氣象部門正在積極開展集衛星遙感監測系統、全球定位系統和地理信息系統于一體的“3S”衛星資料的應用研究。開展EOS/MODIS衛星資料的應用研究,逐步開展生態環境評估、干旱監測預警、火災監測預警、洪澇監測預警等動態監測服務。進一步完善地理信息系統(GIS)建設,為今后氣象災害的監測和評估打好基礎。
氣象部門將進一步深化細化農業氣候區劃成果,根據浙江氣候資源的特點和變化規律,系統地分析近幾十年來浙江農業熱量資源、降水資源和光能資源等農業氣候資源和農業氣候災害的時空分布規律以及氣候變化對浙江省農業氣候資源的影響,并在GIS技術支持下制作特色經濟作物氣候區劃。
精細化服務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農業氣象產量預報的準確率和時效,開展作物生育期、農業氣象災害、農業病蟲害發生發展氣象條件等預報,滿足農業生產對農業氣象服務的需求。
信息化服務是關鍵浙江農網在全國率先建立WAP網站,采用信息電話或者CDMA信息手機上網的方法,解決信息進村入戶的“最后一公里”問題。圍繞農業結構調整,發展高效農業、訂單農業的需求,充分發揮整合涉農技術、市場信息的資源優勢。對農業生產特別是效益和生態農業進行技術指導,進行農產品交易。
浙江農網于2004年正式開通運行“浙江農網農產品黃頁”和“浙江農網農產品協會專業信息網”子網群。浙江農網通過農產品黃頁,把浙江的優質農副產品推向全國,甚至推向國外,更好地為重點大戶、農業龍頭企業、農業基地做好服務。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