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為了增加平菇產量、滿足市民需求,自動化的“智能出菇房”在京郊部分產業園啟用。在位于北京房山區石樓鎮的平菇種植園區一間“智能出菇房”里,同時長出了五種適應不同環境的平菇。
走進合作社的智能出菇房,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蘑菇的五顏六色,有黑色平菇、灰色平菇,還有很少能見到的亮黃色的榆黃菇、白白嫩嫩的小白平和紅色平菇。因為這些五彩平菇對溫度的要求不同,跟常規的灰色平菇相比,黑色平菇和白色平菇相對需要溫度低一點,黃色的榆黃菇和紅色平菇需要溫度高一些。為了讓這些五彩平菇同時成熟,技術人員可是費了不少心思。主要開展了以下4項工作,一是從眾多品種中集齊了黑色、灰色、白色、黃色和紅色五種顏色;二是從200多個大類品種中,根據溫型、菇型、色澤引進了16個品種,最終選擇了5個代表性品種;三是采取了分期制棒的措施,根據菌齡、發菌時間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制棒時間,比如紅色的和黃色的適當晚5天制棒,而黑色和白色的要最先制棒,這樣確保不同品種同時完成發菌;四是集中出菇,通過綜合環境的調控,達到同時上市的目的,比如溫度調控,榆黃菇和紅平菇需要出菇溫度20℃,比其他3個品種高5℃左右,榆黃菇對光照要求較高,需要利用燈帶進行人工補光。
不同顏色平菇在營養價值方面整體相似,但在一些成分含量上存在細微差別:一般來說,黑色及黑灰色平菇的蛋白質含量相對略高,在1.7%~3.5%之間;灰色及灰白色平菇的膳食纖維含量相對豐富,每100克中大約含3~4克;白色平菇中維生素B2的含量相對較高,每100克中約含有0.16 毫克,有助于維持皮膚、黏膜和眼睛的健康;黃色平菇中維生素D含量相對突出,在促進鈣吸收方面有一定優勢;黑色平菇中的鐵含量相對較高,每100克中約含有5~6毫克,在預防缺鐵性貧血方面有一定作用。不同顏色平菇都富含鉀、鎂、鈣、鐵等礦物質,且含有多種生物活性物質,如多糖體、萜類化合物等,具有抗氧化、抗腫瘤、免疫調節等多種保健功能。
“智能出菇房”內層架栽培的形式,也大大增加了平菇種植面積,讓平菇生長打破了時空限制。這些五彩平菇不僅滿足了北京市民養眼、養胃、養心、養顏等消費需求,也促進了生產基地效益的提升,五彩平菇一上市就受到了消費者的追捧,目前采摘價格20~30元/千克,是普通平菇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