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8-09-04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本網訊:致富經福建省南靖縣現在種植的珍稀菇類大概有1.5億袋,產值達到2.1億元,從業農戶有3500戶。南靖縣鄭店村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種植白背毛木耳,到90年代時,木耳價格持續在每公斤二三十元,村民們靠種植白背毛木耳的巨大利潤蓋了樓房,鋪了新路。1999年時,木耳價格下跌,只有5元錢1公斤,不夠成本了;全村人從此又改種珍稀菇發了家。
現在,該村的珍稀食用菌品種多達10多個,每年都種上億袋;種珍稀菇,起因于村民楊加金。
楊加金1999年的木耳產量在村里最多,但是他出口日本市場時不太順利。一次,他從日本客商那了解到,日本對鮑魚菇的需求量很大,而且利潤豐厚,楊加金便決定改種鮑魚菇。為了找到好的菌種,楊加金專門去了福建,但他發現那里的鮑魚菇個頭小,產量低,不能達到出口要求。楊加金發現本地有一家企業已經培育了高產鮑魚菇,產品也得到了國際市場認可,但對方卻拒絕銷售菌種。楊加金發現他們倒掉的廢墟物里有加工切掉的鮑魚菇菇頭,就拿回來進行鮑魚菇的組織分離。他們預先制作好培養基,然后取他們的菇頭組織進行培養,再進行提純,馴化。楊加金在2000年秋天,成功地培育出了20萬袋的鮑魚菇,這些鮑魚菇皮黑肉厚,每袋產量達到半斤以上??僧斔堰@些鮑魚菇銷到日本市場時,對方卻以量少為由,將價格壓到每公斤6元,這遠不到他預想的每公斤10元。
2001年春天,楊加金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想發動村里人一起種植鮑魚菇。他提供菌種,回收鮑魚菇后進行包裝,再出口到日本市場。他打算通過增加產量來提高鮑魚菇的價格。但村里人對楊加金半信半疑。村主任楊志強是楊加金的好朋友,他的父親以前當村支書時就開始培育食用菌了,知道所有食用菌的栽培技術大同小異。當他得知楊加金要在村里推廣鮑魚菇時,第一個表示贊同。在楊志強的幫助下,楊加金說服了村里十幾個種植大戶。楊加金又培育出50萬袋的菌棒,分發給種植戶。為減少種植戶的顧慮,并保證自己能回收到足夠數量的鮑魚菇,楊加金跟第一批種植戶簽定了購銷合同。
現任的村支書楊國梁當時順利地將4萬袋鮑魚菇種植成功,他的1萬公斤鮑魚菇全部賣給了楊加金,獲純利潤1.5萬元。楊加金把鮑魚菇進行加工,賣到深圳、上海等地,當年也從中賺到了10多萬元。當時的鮑魚菇每公斤10元錢,比白背毛木耳的利潤要高三四倍。消息傳開,農戶紛紛要求種植。楊加金再次從三明市帶回了秀珍菇、豬肚菇和金福菇等四五個珍稀菇菌種。到2002年時,鄭店村50%的村民都改種上了珍稀菇。鄭店村成了南靖的珍稀菇種植專業村,全國各地客商紛紛前來??墒?,為了賣上更好的價格,種植戶都自己銷售給外地客商。楊加金不僅在貨源上受到限制,在珍稀菇種植成本上,他發現自己也越來越競爭不過當地的農戶了。
鮑魚菇、袖珍菇和豬肚菇這三種菇類,普通農戶全年都能生產,量大使其價格下跌。為避免跟農戶直接競爭,2007年夏天,楊加金投入200多萬元資金修建新廠房,種植普通農戶無法常年培育的珍稀菇類。杏孢菇在南靖縣的產量很少,每公斤都能賣到16元錢。夏天,這里的氣溫都達到30多攝氏度。比一般珍稀菇每公斤高6元以上的杏孢菇,在氣溫超過25攝氏度時就會萎縮掉,所以農戶不可能在夏天生產。杏孢菇當時主要出口到美國,而楊加金的國內市場都是大酒店。楊加金的公司種植杏孢菇,避免了直接與農戶掙搶飯碗,賺到了大錢。
編輯:皮皮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