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09-09-09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挑選菌袋,查看菌袋發菌生長情況……日前,記者在船營區歡喜鄉歡喜村生態農業園看到,種植香菇的10多戶農民看上去很清閑,主要活計兒就是在菇棚整理菌袋。而這看似清閑的活計卻關系到他們一年的收入,因為從9月開始到第二年7月是他們種植的香菇主要采摘銷售期。
歡喜村這10多戶農民種植的香菇品種為冬菇,平均每戶種植香菇2棟到3棟,全村有30多個日光溫室種植香菇。
歡喜村生態農業園是我市建設較早的園區,有日光溫室90多棟。早些年,這里的農民大多種植西紅柿、黃瓜等蔬菜,每年收入還不錯。近幾年,歡喜鄉政府積極引導農民調整種植結構,幫助農民協調貸款,邀請技術人員講課,給農民發放技術資料等。一些村民根據市場需求,不斷拓寬種植領域,逐漸形成了我市冬菇的主要產區。
其實,歡喜村最先種植冬菇的是來自豐滿區前二道鄉的農民于文儒父子,他們在這里租了兩棟日光溫室,種植3萬多袋冬菇。談到為什么選種冬菇,于文儒告訴記者,由于春夏兩季蔬菜價格波動較大,而每年9月到第二年7月市場蔬菜價格相對穩定,收入也穩定,于是他們到遼寧學習了冬菇種植技術。冬菇的市場批發價格平均達到每公斤4元左右,一棟日光溫室的產量大約2.5萬公斤,收入很可觀。
看到于文儒父子種植冬菇獲得成功,村上一些村民也開始種植。逐漸全村種植冬菇的農戶達到10多戶,整個園區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日光溫室種植了冬菇,冬菇的產量達到100多噸,形成我市冬菇主要產區。
在銷售上,他們主要是自己到市內蔬菜批發市場銷售,或者依靠商販來當地收購。于文儒由于和延邊的同行有業務往來,還把冬菇賣到了延邊。
依靠種植冬菇,歡喜村的菇農收入逐年提高。正在整理菌袋的村民佟晶告訴記者,今年村民種植冬菇的積極性很高,但是由于資金限制,種植冬菇的規模還不大。當地村民還有意組織起來成立專業合作社,共同闖市場,這樣在冬菇銷售上就不再被商販盤剝,價格也能統一起來。(吉林農業信息網)
編輯:XS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