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5-12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雞腿菇培育過程中常發生一種具有較強競爭力的雜菌,因其子實體形似雞爪,因此被稱為雞爪菌。雞爪菌常發生于雞腿菇出菇階段的中后期,輕的造成減產,重的造成二、三茬菇絕收。防止雞爪菌危害應采取以下措施。
處理培養料 目前生產上多用發酵料栽培雞腿菇,培養料在使用前要充分曝曬。
培養料發酵 按配方比例混合培養料,調節含水量至65%~70%。料堆寬12~1.5米,高0.8~1米,長度不限,蓋薄膜保溫保濕。培養料中心溫度上升至65~70℃時翻堆,將中間的培養料翻到兩邊,將外面的培養料翻到中間,料溫重新升至65~70℃時再次翻堆,一般翻堆1~2次。發酵結束后重新調整培養料含水量至60%~65%,pH值7.5~8。
實行輪作 通過輪作可以減輕病蟲危害。如果春、秋季連種雞腿菇,會引起雞爪菌大發生。
覆土處理 覆土應選擇沒有培育過雞腿菇的土壤,最好是20厘米以下的深層土。覆土過篩后加入1%石灰粉,每100公斤土噴施5~10公斤甲醛1000倍液,起堆用塑料膜壓嚴;悶24小時。
床面處理 發好菌的雞腿菇菌棒入床前,認真清理床面,用石灰水噴灑床面和四壁,并噴施90%晶體敵百蟲1000倍液預防地下害蟲。
藥劑防治 發生雞爪菌后,將雜菌連帶下面的培養基一起清除,帶出棚外深埋。同時在雜菌危害部位四周撒施生石灰,并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噴霧。(江蘇農業科技報)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