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03-30
來源: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青河縣食用菌由單一的阿魏菇向雙孢菇、楊樹菇等多元化推進,基地建設由特色種植向技術培訓、示范帶動等形式轉變,特色產業由量變向質變邁進,傳統種植業向現代化前進,這是今年該縣春季生產現場真實寫照。
3月29日一大早,青河縣國家級阿魏菇標準化示范園區內,許多農牧民正在這里緊張有序地進行食用菌菌袋生產,“第一天初來這里裝菌袋,不是裝得太滿就是裝得太少,把握不準尺度而且速度又慢。經過技術人員幾天的講解和手把手教,現在全面掌握了菌袋制作技術,每少至少掙四五十元錢。”一位60多歲的老奶奶向記者介紹菌袋制作情況和冬閑掙錢的喜悅。春節后該縣農牧民依靠食用菌特色產業冬閑照樣掙錢,這是許多人心中的喜悅。
這位老奶奶還感嘆到,人家菌袋制作從春節后就已經開始,自己不知道來上班有點晚,不然她應該是掙了近一個月錢了。
青河縣是全國最寒冷地區之一,春耕生產來得相對較晚,冬閑時節許多農牧民發愁無錢可掙。自從該縣大力發展特色產業以來,深冬型蔬菜大棚和食用菌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該縣農牧民冬閑也有錢可掙了,他們開始由冬閑變冬忙,就地轉移掙錢讓他們喜上眉梢。該縣培訓中心、涉農部門也加大冬季培訓力度,進一步加強農技服務活動,采取集中培訓、上門服務和巡回服務走進田間地頭,手把手地向農牧民傳授技術等,使農牧民種養技術大大提高,這為他們發家致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食用菌是青河縣新興的四大特色之一,全縣已建成較大規模的食用菌園區三處,去年共種植大棚400余座,生產鮮菇1560噸,總收入2379萬元,帶動就業1000多人。
如今,走進每處食用菌園區,種植大戶都帶著一幫農民工正忙著生產菌袋,而且菌袋制作已由手工向機械化邁進。阿魏菇協會會長李進告訴記者。“再過一個月多時間,菌袋制作好就可以下地種植了,半年時間這茬就可以收了,這些食用菌主要發往各大城市市場。”特色產業確實改變著人們的生活。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