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長賦:全面推進農業法治建設
發布時間:2014-12-12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深刻回答了在當今中國走什么樣的法治道路、建設什么樣的法治國家、怎么樣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等重大問題,指明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正確方向。全會首次以依法治國為主題,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作出了重大部署。各級農業部門要認真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深刻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科學內涵,從我國基本國情和農業農村實際出發,全面推進農業法治建設,努力提高農業依法行政水平。
農業法治建設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組成,農業依法行政是建設法治政府的重要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法治建設取得了顯著成就,農業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農業執法體系業已建立,農業依法行政深入推進,全社會依法興農、依法護農的氛圍日益濃厚。當前,我國正處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農村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深入推進農業農村改革發展,實現“四化同步”,迫切需要進一步發揮法治的保障護航作用。
——加強法治建設是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客觀需要。這些年農業農村經濟形勢好,首先得益于中央的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當前的突出問題是,很多“三農”政策都沒有法制化,常常是今年努力爭取下來了,明年還不知有沒有著落、是否會出現新的變數,缺乏公開、穩定的預期。迫切需要盡快將成熟的“三農”政策和農業農村改革成果以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以法的明確性、穩定性和強制力,確保農業支持保護水平不斷提高。農業資源保護和環境治理方面也是如此,缺少法律保障,就缺少硬性約束、剛性手段。
——加強法治建設是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的重要保障。當前農村改革任務艱巨復雜,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很多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很多復雜的利益關系需要妥善調整,這些都迫切需要把法治作為深化改革的基本方式和重要載體,在法治軌道上推進改革,及時以法治方式來疏浚改革洪流、化解矛盾淤積,減少、緩解改革帶來的社會震蕩和轉型陣痛,通過法治保障改革平穩推進、不走彎路、不犯方向性錯誤。此外,農村許多改革需要突破現行法律,這首先需要推進法律修、改、釋,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
——加強法治建設是規范農業生產經營秩序的現實要求。隨著農業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日益多元化,在農產品和農資市場產銷兩旺的同時,違法生產經營、非法添加、套牌侵權、假冒偽劣等問題比較突出,市場壟斷、惡意炒作等亂象層出不窮,給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市場平穩帶來嚴重影響。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基層執法能力跟不上、事中事后監管不到位,迫切需要深化農業執法體制改革,提高農業執法水平,加強執法監管。
——加強法治建設是維護農民權益的有效途徑。當前一些地方因土地征占用、土地流轉、資源開發、環境污染等引發的利益沖突加劇,損害農民權益的問題時有發生,有的甚至演變為群體性事件。同時,隨著農民群眾民主意識、權利意識、法律意識、監督意識不斷增強,對依法行政、公正行政、民主行政、透明行政的要求和期待也日益提高。必須充分發揮法治的定分止爭作用,推動加快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
——加強法治建設是加快農業農村領域政府職能轉變的重要內容。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隨著農業生產經營主體日趨多元、農業產業鏈條不斷延伸、農產品市場體系日臻完善,傳統的催種催收、計劃命令等管理方式已經用不上了。市場主體希望政府管理更加規范化、法治化,穩定透明可預期,充分發揮基層和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些都要求農業部門創新管理理念,轉變政府職能,著力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管理和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能力。
*版權所有
① 本網所有自采資訊信息(含圖片)獨家授權中國食用菌商務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經授權轉載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例:"中國食用菌商務網"。
②本網部分內容轉載自其他媒體,并注明轉載出處,轉載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③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